濮,亦作卜《周书·王会解》,伊尹四方令,又作僰。《说文》:“僰,犍为蛮夷也。”今称倮啰,《山海经·海外北经》:“有青龙焉,状如虎,名曰罗。”郝疏:“吴氏引《天中记》云:今云南蛮人,呼虎亦为罗罗。”颇疑此族人以虎自号,亦西南一大族也。此族地与苗族相接,而种族判然不同。近人谓“其异,云贵人类能言之。日本鸟居龙藏,探险苗疆,益言其骨骼、习俗、文明,彼此皆有差异。且二族世为仇雠,今犹剧烈焉”。此族所居,为今黔江、金沙江、大度河流域。《汉书》所谓“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夜郎,今贵州铜梓县;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滇,今云南昆明县;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者也。邛都,今四川西昌县。然上溯周秦以前,此族之地,实尚不止此。今录予所撰《微卢彭濮考》一篇于下,以见其概。
《微卢彭濮考》曰:《书·牧誓》:“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释地者多不能得其所在。今案庸即春秋时之庸。《左氏》杜注,在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蜀亦即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