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人体赖气血之温煦、濡润、滋养以维持生机。既病之后,必然会发生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寇宗说:“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王清任亦说:“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施今墨先生曾主张将气血辨证的内容纳入八纲辨证之中,提出了以阴阳为总纲,气血、表里、寒热、虚实为八目的十纲辨证方法,确为灼见。祝氏非常重视气血学说的研究,善用气血辨证的方法诊治内伤杂病和妇科疾病。他指出:“八纲辨证不包括气血辨证的内容,是其不足之处。阴阳两纲不若气血两纲更为具体。叶天士首创卫气营血辨证,虽为外感热病所设,然究其实质,还是要辨清邪热伤人气血的浅深层次。内伤杂病亦可辨出气分病、血分病或气血同病,药物归属也就有入气分或入血分的区别。因此用气血辨证指导临证更具实践意义。”祝氏对气血辨证的认识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一)气病宜辨虚实血病须究寒热人身气血贵在充盈和流畅,一旦偏盛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