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仁义村郝永昌,50岁。1978年6月,其奶母之女李某邀诊。患风心病12年,近2年出现全身肿胀,腹大如鼓,脐凸胸平,下肢烂肿如泥。山医一院诊为“风心病心衰,心功Ⅲ级,心房纤颤”。心悸气喘,畏寒特甚,盛夏犹穿棉袄。已卧床3月余。端坐呼吸,面色青惨,唇指青紫。口鼻气冷,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六脉似有似无,或如雀啄,至数模糊。唯下三部之太溪脉尚微弱可辨。舌紫胖水滑,齿痕多。腹诊脐下筑动应衣,时觉有冷气从关元穴处由腹正中线向上攻冲奔迫,冲至咽喉,入即昏厥。
家属已备棺木、寿衣。神识昏蒙,似睡非睡,少阴亡阳诸症悉见,唯太溪根脉尚微弱可辨,是为一线生机。勉拟一方,破阴救阳固脱,得效请服10剂。
附子100克,生山药60克,油桂3克(冲),沉香3克(磨汁对入),砂仁5克,云苓、泽泻各30克,红参20克(另对汁),煅紫石英、生龙牡、肾四味各30克,山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