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诊病,依望闻问切,当四诊合参。然切脉一诊,凭指下应感,断吉‘凶预后,切切不可马虎从事,人云亦云。先师黄元御“游心于虚静之宇,动指于冲漠之庭,以此测病,亦不啻鬼谋而神告己”之教诲,乃脉诊造诣之根本。
1978年,麻瑞亭赴京城探望其次女,居女家。其女时在北京某中学任教。某日,其女曰:“我校校长,欲来家请你为其一诊。”麻问曰:“其素有疾否?”女曰:“其正盛壮之年,精力充沛,未闻其有疾。”次日,该校长如约至其女家。麻瑞亭为其诊脉后,日:“你右腿有小恙,余度你患过小儿麻痹。”其女先愕然,因该校长步履如常人,从未闻其患过小儿麻痹之疾。然该校长却朗声大笑,曰:“老先生真神!我确实曾患小儿麻痹症,患于右腿。幸当时治疗及时,无明显后遗症,因之不但同事们不知,亲朋们也多不知。”其女惊问:“何以断其患过小儿麻痹,且系右腿?”麻答日:“咱家院门至屋门约20米,听其到来,出屋相迎,见其右腿稍不灵活,若不在意,必然忽视。后诊其脉,右关尺较大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