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   
吴佩衡医案
54.经闭
吴佩衡
下载:吴佩衡医案.txt
本书全文检索:
       宋××,女,二十七岁,河南人,住昆明郊区呈贡飞机场。患者禀赋素弱,婚后多年未孕。初始月经参差不调,每月均需用中西药物调治,方能应期而潮。但每次行经,量少而黑,少腹坠胀冷痛。如是两三年后,经血渐少以至闭结。后又继用中、西药物治疗,并行人工周期法以诱导之,前后内服中药百余剂,均未获效,迄今已经闭六年之久。患者予1959年7月到云南中医学院附设门诊部就诊。证见患者面色萎黄不泽,神情倦怠,少气懒言,毛发稀疏而焦黄。自月经闭止以来,常感头昏耳鸣,心中烦闷。日间困倦思睡,入夜又不能安眠。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腰膂酸痛,腿膝酸软无力,手足厥逆,少腹亦感冰冷不适。脉象沉瀒,舌质淡嫩,色黯夹瘀,苔薄自而润。此系元阳不足,冲任俱虚,血寒气滞,胞宫寒冷所致。阳虚生寒,气虚易滞,血寒则凝。血寒气虚,瘀滞难行,百脉不荣,经血无源,故而闭止,亦不孕育。故当温扶下元,温经活血,散寒暖宫。自拟验方益元暖官汤治之。
       附片100克 当归15克 丹参15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吴佩衡简介
1.太阳伤寒表实证
2.小儿急惊风(一)
3.小儿急惊风(二)
4.小儿慢惊风
5.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
6.瘟疫病燥热内结证
7.瘟疫病阳明燥实证
8.瘟疫病阳明急下证
9.瘟疫病热盛逼阴证
10.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11.瘟疫病误治变证转阳极似阴证
12.瘟疫病小儿热极抽风证
13.瘟疫病狂汗
14.瘟疫病战汗
15.春温病表寒里热证
16.春温病阳明经热证
17.春温病少阴热化证
18.春温病冷水治愈案
19.暑证(一)
20.暑证(二)
21.赤痢
22.小儿时疫痢(小儿志贺氏杆菌性痢疾)
23.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24.秋燥
25.燥咳
26.寒疟
27.阴证误下救逆案
28.伤寒病少阴寒化证
29.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一)
30.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二)
31.伤寒病少阴阴盛格阳证
32.小儿伤寒病并肠出血危证
33.少阴头痛
34.少阴咽痛
35.厥阴证(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急性严重型肺脓疡)
36.胁痛(肝炎肝脏肿大疼痛)
37.阴瘅证(慢性胆汁性肝硬化)
38.肝水肿(肝硬化腹水)
39.胸痹心痛
40.脘腹痛
41.虚寒胃痛
42.呃逆
43.气虚便秘
44.痛(胆道蛔虫证)
45.咳嗽
46.痰喘咳嗽兼气虚便秘
47.哮喘
48.虚劳咳嗽
49.童子痨
50.肾水肿(慢性肾炎并腹水)
51.石淋(肾结石虚寒证型)
52.厥阴病缩睾证
53.寒闭(误服蚕砂酒引发危证)
54.经闭
55.经行血崩
56.经行血崩及口鼻出血不止
57.妊娠胎漏(先兆流产)
58.半产血崩(流产失血)
59.产后失血
60.乳痈(一)
61.乳痈(二)(乳腺炎)
62.虚火牙痛
63.牙龈出血
64.衄血(一)
65.衄血(二)
66.目赤肿痛
67.小儿目赤肿痛
68.阴疽核肿
69.丹痧证并多发性脓疽
70.痄腮(急性腮腺炎)
71.风湿关节痹痛
72.下肢瘀血阳滞疼痛(慢性血栓性静脉炎)
73.湿疹
74.脱发
75.服使君子仁呃逆治验
76.麻疹过表变证补救
77.病后体弱出麻疹变证严重
78.麻疹误服表凉药转阴证
79.麻疹危证扶阳救逆二例顺证一例
80.麻疹后转“肺炎”虚寒重证三例
81.麻疹后邪热灼肺
82.麻疹后湿热下痢
83.麻疹后阴虚阳燥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