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   
吴佩衡医案
46.痰喘咳嗽兼气虚便秘
吴佩衡
下载:吴佩衡医案.txt
本书全文检索:
       刘××之父,年过六旬。
       1924年9月,病已月余,六脉沉迟无力,舌苔白腻,喜热饮,咳嗽哮喘而多痰。腹胀且痛,不思食,大便秘结二十日不更衣,小便赤而长,夜难入寐,精神极弱。查前所服方药,均以清热消食降气为主,且以硝、黄峻剂通下之,仍不能便,其势较危。此系脾肾阳虚,中土失运,痰湿水饮阻逆于肺,清肃不降,致痰喘咳嗽,传导失司,无力输送。加之阳虚则气不化津,无以滋润肠道,致成气虚寒凝之便秘不通,此太阴、阳明经气不相传也。宜扶阳温化主之,拟真武汤加昧。
       附片100克 茯苓30克 白术20克 杭芍10克
       干姜30克 北细辛6克 五味子5克
       一剂见效,二剂后喘、咳约去十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吴佩衡简介
1.太阳伤寒表实证
2.小儿急惊风(一)
3.小儿急惊风(二)
4.小儿慢惊风
5.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
6.瘟疫病燥热内结证
7.瘟疫病阳明燥实证
8.瘟疫病阳明急下证
9.瘟疫病热盛逼阴证
10.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11.瘟疫病误治变证转阳极似阴证
12.瘟疫病小儿热极抽风证
13.瘟疫病狂汗
14.瘟疫病战汗
15.春温病表寒里热证
16.春温病阳明经热证
17.春温病少阴热化证
18.春温病冷水治愈案
19.暑证(一)
20.暑证(二)
21.赤痢
22.小儿时疫痢(小儿志贺氏杆菌性痢疾)
23.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24.秋燥
25.燥咳
26.寒疟
27.阴证误下救逆案
28.伤寒病少阴寒化证
29.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一)
30.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二)
31.伤寒病少阴阴盛格阳证
32.小儿伤寒病并肠出血危证
33.少阴头痛
34.少阴咽痛
35.厥阴证(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急性严重型肺脓疡)
36.胁痛(肝炎肝脏肿大疼痛)
37.阴瘅证(慢性胆汁性肝硬化)
38.肝水肿(肝硬化腹水)
39.胸痹心痛
40.脘腹痛
41.虚寒胃痛
42.呃逆
43.气虚便秘
44.痛(胆道蛔虫证)
45.咳嗽
46.痰喘咳嗽兼气虚便秘
47.哮喘
48.虚劳咳嗽
49.童子痨
50.肾水肿(慢性肾炎并腹水)
51.石淋(肾结石虚寒证型)
52.厥阴病缩睾证
53.寒闭(误服蚕砂酒引发危证)
54.经闭
55.经行血崩
56.经行血崩及口鼻出血不止
57.妊娠胎漏(先兆流产)
58.半产血崩(流产失血)
59.产后失血
60.乳痈(一)
61.乳痈(二)(乳腺炎)
62.虚火牙痛
63.牙龈出血
64.衄血(一)
65.衄血(二)
66.目赤肿痛
67.小儿目赤肿痛
68.阴疽核肿
69.丹痧证并多发性脓疽
70.痄腮(急性腮腺炎)
71.风湿关节痹痛
72.下肢瘀血阳滞疼痛(慢性血栓性静脉炎)
73.湿疹
74.脱发
75.服使君子仁呃逆治验
76.麻疹过表变证补救
77.病后体弱出麻疹变证严重
78.麻疹误服表凉药转阴证
79.麻疹危证扶阳救逆二例顺证一例
80.麻疹后转“肺炎”虚寒重证三例
81.麻疹后邪热灼肺
82.麻疹后湿热下痢
83.麻疹后阴虚阳燥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