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论)
夫痰之为害。多因外感五邪。乃寒暑燥湿风。内伤七气。乃喜怒忧思惊恐恚。因五邪而得者 多因 气。
华。
宜 因热而得者。宜服金沸草散、柴胡半夏汤。因暑而得者。消暑丸。因气不调。郁结而成者。
宜服参苏饮、四七汤、二陈汤。痰在上者。以瓜蒂散吐之。在下者。以控涎丹利之。虽曰可吐可下。亦要观人之勇怯。察脉之虚实。方可投之。切记不痛击暴下。所以初虞世有金虎碧霞之戒者此也。儒门事亲云。一妇人心下脐上结硬如斗。按之如石。人皆作病胎。针灸毒药。祷祈无数。如捕风然。一日戴人见之曰。此寒痰。诊其两手寸脉皆沉。非寒痰而何。以瓜蒂散吐之。连吐六七升。其块立消过半。俟数日后。再吐之。其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