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   
证治准绳·疡医
卷之四   痈疽部分·胁部(十)
明 · 王肯堂
下载:证治准绳·疡医.txt
本书全文检索:
       (胁、 也;胁;胁骨也。有骨曰胁,无骨曰胁。)
       胁疽
       《灵枢》云: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状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治之锉陵 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即强饮,浓衣坐于釜上,令汗至足己。(疵,疾HT 切。《甲乙经》于赤小豆下,作治之锉陵草、赤松根,各一升。) 《鬼遗》云:侠荧疽,肿起发肋及两肩肘头,二十日不穴死,九日可刺,发赤白相间,脓多可治;全无赤白者不治。 又云:两肋起疽,名为发肋,初肿盛至十数日不穴,攻即肿大如杯碗,高如 ,背痛彻内肠绞。刺左边患,应右边痛;右边患,应左边痛,唯有此处多是内毒,却入攻而死者多人。有斯患,急以针刺出脓血,则免内攻伤内矣。 或问:肋上生疽何如?曰:是名肋疽,属手厥阴心包络、足厥阴肝,火热毒怒气相并而作,活命饮加柴胡,紫金丹、乌金散选用。壮实者,八阵散、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自序
卷之一
   痈疽之源(一)
   痈疽之别(二)
   脉法(三)
   分经络(四)
   善恶(五)
   虚实(六)
   内消(七)
   内托(八)
   灸(九)
   针烙(十)
   砭镰(十一)
   敷贴(十二)
   淋洗(十三)
   将护(十四)
   禁忌(十五)
   肿疡(十六)
卷之二
   溃疡
   久漏疮
   痈疽所兼诸证
   内痈
   疔疮
卷之三
   痈疽部分
   痈疽部分·头部(一)
   痈疽部分·面部(二)
   痈疽部分·耳部(三)
   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痈疽部分·项部(五)
   痈疽部分·肩部(六)
   痈疽部分·臂部(七)
   痈疽部分·手部(八)
   痈疽部分·胸部(九)
卷之四
   痈疽部分·胁部(十)
   痈疽部分·腹部(十一)
   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痈疽部分·腰部(十三)
   痈疽部分·下部(十四)
   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痈疽部分·胫部(十七)
   痈疽部分·足部(十八)
卷之五
   瘭疽(风疽)
   反花疮
   多骨疽
   时毒
   流注
   杨梅疮
   恶疮
   丹毒
   赤白游风
   紫白癜风
   乌白癞
   瘾疹
   疥癣
   
   
   浸淫疮
   天泡疮
   
   热疮痱子
   卷之五
   结核
   瘿瘤
   
   
   手足皴裂
   冻疮
   漆疮
   发痉
   类破伤风
   水入疮
   马汗入疮
   跌扑伤损
   金疮
   箭头入肉
   竹木刺针入肉
   杖疮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汤火疮(灸疮)
   诸虫兽螫伤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