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上古诊法其一也。脏腑同气,所以古人不立六腑脉诀。但既以浮取候腑,沉取候脏,数为腑病,迟为脏病;又以急大缓涩沉甚者为脏,微急微大微缓微涩微沉者为腑,其故何耶?盖急大缓涩沉甚者,浮沉皆然,微者浮取则然,而沉取则不然也。二说似异而实同,要之浮中有沉,沉中有浮,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如上竟上者,胸头中事;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胫中事。其实寸脉亦有主下病者,尺脉亦有主上病者。此诊家活妙,许氏所谓以意会之,非言语可传得之。
心浮大散是本宫,
心之本宫,平脉也。虚实贼微邪过宫脉也。余皆杂脉相兼而见。
微大邪归小肠中。
大即洪也,微有初暂而不久意,详总看十变脉注,各部仿此。脉有轻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