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   
醉花窗医案
诊脉如审案
清 · 王堉
下载:醉花窗医案.txt
本书全文检索:
       昔人谓用药如用兵,余尝谓诊脉如审案。其微言妙旨,前辈论之详矣。惟仕才先生四言要诀,简明切当。其云:四时之脉,胃气为本,尤为诊家要着。盖胃气者,脉之神也。所谓神者,极力形容而总归之曰有力。窃谓有力二字,尚不足尽神字之义。盖有力而兼活动,不疾不徐,不软不硬,方是如春风弱柳气象。本此参之,百不失一。审时,有正凶,有左证,有致事之由,有受害之所,有连坐,有挂诬。审之既确,而刑罚之轻重随之。姑就一端言之,如脾湿停痰一证,脉必沉滑。则沉滑者,正凶也。而脾湿必便难,停痰必减食,此左证也。湿或饮水过多则兼弦,劳倦思虑则兼弱,此致事之由也。或因湿而泄泻,或因痰而咳嗽,则泄泻者,右尺必虚;咳嗽者,右寸亦滑,此连坐也。且脾湿者,饮食不能健运,精液必致不充,则左尺必涩,此挂诬也。但识定正凶,健脾销痰,病皆自己。若治泄泻而止之,治咳嗽而清之,则抛却正凶,诛伐无过,必至不能治病,而反增他病也。故用药不过古人成方数十,传之於世,而用之或效或不效者,非笔下之愦愦,实指下之未了了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书论
阴热目痛
痰结肺胃,咳喘晕绝
阴虚内热,身面皆赤
红痧危症,昏不知人
霍乱吐泻
脾虚失运,大便不通
邪风中府,卒然昏噤
肝郁呕血
食积致痢
脾湿痰晕
中风臂痛
肝热郁血
脾劳过食,误下致危
寒疟误治
气郁吐痰
酒肉内伤,感寒生痰
饱食冷饮,凝结不通
过劳中暑
痘疹气虚,过服寒凉
阴虚血热,误用桂附
外感风热
饮食伤胃
湿热内蕴,实而误补
过饮致泻,误用提补
阴虚内热,伤脾唾血
肝气凝结,而致寒疝
内有积热,伤风致疟
阴疽发背
风痰昏乱
产后腹痛
产后胸痛,乳儿痰疾,暴怒伤肝三案
肝郁气逆,脉不应病
热郁伤暑,误用桂附
发颐
胃热与脾寒
思虑伤脾,痰扰心包
气郁喘嗽
劳倦失眠,脉坏难治
气郁吐逆
阴虚血弱,胃绝难医
寒湿下注,关节疼痛
肝郁气结,土败难愈
肠有蓄水,小便不出
子痫
久痢致虚,阴阳将绝
产后气虚,升降失常
湿痹似瘫
阴虚肝郁,双目痛楚
年老血崩,阴阳两虚
霍乱转筋
热疟
脾虚肝郁
寒疟
食积腹痛
胃热血结
痰火郁肺
风痰致咳
忧郁致疾,腿目渐废
阴火大炽,清下无功
风寒水肿,误作虚治
阴虚血热,误作痧治
阴热斑疾
血虚肝郁
论人参
实证似虚
痰热上潮,喉中结核,数年不孕
脾虚血崩
食积经闭
气滞经闭
论绵山血见愁
天花逆证
小儿乳积
气郁成痰
误用失笑散致死
水积吐食
审证与慎药
水停不寐
食积作吐
湿痰流注
脾湿停痰,上扰心包
湿热内淫,实证遗精
诊脉如审案
湿热内淫,实证吐血
脾虚食滞,月事不调
气滞水积,痰壅肺窍
胃中积滞,四肢肿胀
保胎、增乳二方
肝气不舒,郁而生火
肝木克土
阴火上冲,以致耳聋
气郁脾馁
肝郁头痛
气郁停痰,喘咳不食
臁疮外症
少阳感冒,热入血室
痰厥头痛
气滞停食
水气下注,腿脚作肿
脾胃积滞,误用桂附
热病误治
长夏热病
阴亏血热
蓄水喘嗽
大虚腹满,梅核作喘
气郁胁痛
气郁痰壅
暴怒伤肝,热入血室
食积胸满
小儿肝疳
食为气滞,中脘不通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