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先秦典籍   
杨朱哲学
下篇 辟 伪   第三章 先哲之污蔑
近代 · 顾实
下载:杨朱哲学.txt
本书全文检索:
       第一节 四圣、二凶之颠倒
       作伪者之人头畜鸣,廉耻道丧,尤莫甚于其颠倒名实,黜四圣而崇二凶,为悖谬已极。盖以媚当世无道之君主,其逢君之恶,罪不容于诛矣。
       《伪杨朱篇》:杨朱曰: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耕于河阳,陶于雷泽,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行年三十,不告而娶。及受尧之禅,年已长,智已衰。商钧不才,禅位于禹,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鲧治水土,绩用不就,殛诸羽山。禹纂业事雠,惟荒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及受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忧苦者也。武王既终,成王幼弱,周公摄天子之政。邵公不悦,四国流言。居东三年,诛兄放弟,仅免其身,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危惧者也。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