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衍义原序》
臣闻言,帝王之学者必本于道,言帝王之道者必达于治。然一以孔氏为宗,孔氏,道之大成也。虽厄于治,而学道以图治者,非尊孔则绌孔。道之传,得其宗者曰曾子,述《大学》,言天下之治必本道而学也;曾子之传,得其宗者曰子思,作《中庸》,言天下之学必达道而治也。体用一原,而师门之说、家教之绪,莫有轩轾焉者,其示孔道之宗防一也。
圣远言微,经焚而说凿以杂。宋仁宗时,王尧臣及第,赐《中庸》篇;吕臻及第,赐《大学》篇,始掇取于载记中。至大儒程颢及程颐,尊信之,简编循次,趣向有归。朱熹集说章句,别为《或问》,自谓平生心力尽在二书,而孔、曾之道益明。真德秀衍《大学》义,而程、朱之说大备。
臣自知学,每惜《中庸》尚或缺义,窃有志焉。幸厕仕籍,近三十年,而立朝才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