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先秦典籍   
中庸注参
自序
近代 · 陈柱
下载:中庸注参.txt
本书全文检索:
       《史记·孔子世家》言子思作《中庸》。《汉书·艺文志》儒家有《子思》二十三篇。沈约云:“《礼记》之《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子思子》。”然则《史记》之《中庸》,与《汉志》之《子思》为一欤?为二欤?而今《礼记》之《中庸》、《表记》、《坊记》、《缁衣》或即为《汉志》之《子思》欤?或为《子思》之数篇欤?斯固未可知。而今所传《礼记》之《中庸》篇,则固非《史记》之完本,明矣。近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中庸》,乃以己意略注之,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略录各家之说,以备参考。而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尤众。虽不必尽同己意,而唐书醇粹而精深,戴书切实而通明,康书博大而新颖,马书简当而明析,皆《中庸》注家之英杰也。辑注既毕,命之曰《中庸注参》,爰为之序曰:《中庸》者盖子思述孔子之学,而益发辉光大之者欤?其称“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足见孔子学问之渊源;其称“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天时者占有时间者也;水土者占有空间者也,足见孔子之教因时因地而异;其称“万物并育而不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