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
【题解】
《孙子》用“形”这一概念(范畴)名篇,全篇主要是讲战争的胜败是由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而决定,并讲如何善于利用这些条件。形,简单地说就是有形的物质。《孙子》不把这种客观物质力量看成死的、静止的、孤立的。他在篇末用“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这样形象思维来指明要把物质力量集中,并决开这积水,让它从八百丈陡溪上倾泻而下,这种迅猛的运动速度乘积水的重量以加强其冲击的能量。把物质看成运动中的物质,这在古代军事理论家中可算是难能可贵的。
(二十一)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①(曹操曰:自修理,以待敌之虚懈也。)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②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1〕。③故曰:胜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