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先秦典籍   
淮南子译注
卷七 精神
西汉 · 刘安
下载:淮南子译注.txt
本书全文检索:
       本篇导读
       本卷论述了生命的起源、要素及养生之道等重要论题。卷中指出人类的精神是由天而来的,而且形躯会受到大自然直接影响,人体与万物具有感应的能力,如人能做到“恬愉虚静”,精神便可稳固。此外,卷中亦指出精神为应用的部分,而心性则是本体,精神是生命的内在主干,如能确保精气神不散失,便可护养心性的道德良知,这就是心身修养的合一指引,能让人和顺于大道。这些都阐述了清静无为的思想。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1],澒蒙鸿洞[2],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3],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4]?是故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5],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6]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