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本卷记述齐国趁燕国内乱而出兵侵略,不仁不义。至于祸患的根源是来自燕王哙,他在战国这种尔虞我诈、寸土必争的态势下禅让王位于丞相子之,可谓是一出政治闹剧。此外,由他的荒唐所引致的灾难性后果,齐灭燕,燕又灭齐,一来一去,两败俱伤,而秦国则坐收渔人之利。在《秦攻赵长平》一篇中,记述了秦攻赵于长平,齐王却完全漠视“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长平之战”的灾难性结果是重挫了唯一可以抗衡秦国的赵国军队。自此,秦与六国在军事上失去平衡,六国已毫无还击之力。及至秦灭韩,齐亦同样坐视不理。齐王建坐视三晋危在旦夕而不伸出援手,可见他的自私与恐惧,最后他更被秦王诱骗而身死国亡。秦国不必灭六国,而六国早已自灭,束手就擒,以待秦国。
昭阳为楚伐魏
昭阳为楚伐魏[1],覆军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