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社者,吾叔癡仙之所倡也。叔之言曰:『吾學非世用,是為素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今夫櫟,不材之木也,吾以為幟焉。其有樂從吾遊者,志吾幟』!同時,賴丈紹堯及予聞其言而贊之。既而,傅君鶴亭、陳君滄玉、陳君槐庭、呂君厚庵、蔡君啟運、從兄仲衡聞其風而贊之,始定社章、立題名錄,為春秋佳日之會。
自是和者寖眾,丙午(清光緒三十二年)莊君太岳、張君子材、陳君豁軒、鄭君濟若、王君學潛、黃君旭東、鄭君汝南、蔡君惠如、丁未(三十三年)林君望洋、魏君品三、張君升三、袁君炳修、陳君基六、己酉(清宣統元年)連君雅堂、庚戌(二年)從叔灌園、呂君蘊白、辛亥(三年)林君少英入社。是歲三月,集全島詞人大會於瑞軒。再會於萊園,時梁任公、湯明水兩先生亡命海外,適然戾止;觴詠之歡,有逾永和。然而耆舊風流,抑亦盛極不可復繼矣!逾月,蔡君啟運徂謝;乙卯、丁巳(中華民國四~六年)之間,癡叔、賴丈亦相繼下世。當一線未絕之秋,奪我老成;此非特吾社之憂,蓋亦吾土斯文所同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