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志
學宮崇祀泮額藏書祭器書院學田社學教官選舉封贈世襲行誼(文學附)軍功列女坊表耆耇
昔孔氏之籌民也,先富後教;謂衣食足而禮義可興也。臺灣土衍沃,而民皆浮寄雜處,故不以不富為憂,而常以不教為急。「周官」:『國中自比長以及鄉大夫、野自鄰長以至遂師,皆教官也』。學也者,學所以為人之事也;則無貴賤智愚,皆率由乎教之內。假使教官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學,僅在能文章博取科名而已,則學宮之所崇而祀者可不必孔、顏、思、孟之徒,而士之處者可以不責為四民之首。及其仕也,可以不知修己治人之術,舉凡行誼不必錄、忠孝節烈不必紀,書其科第文章而可矣。今國家聲教覃敷,無遠弗暨;雖在海嶠,學校之設且百餘年。為教官者,尚能本身教為言教,以端風化之原歟?抑果有之,而能行其志無窒於施歟?書其事略,俾後之論世者有考焉。述學志第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