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明儒学案
卷五十 诸儒学案中四
清 · 黄宗羲
下载:明儒学案.txt
本书全文检索:
       肃敏王浚川先生廷相
       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河南仪封人。弘治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正德戊辰谪为州判,稍迁知县,复召为御史,出接陕西镇守。奄人廖鹏虐民,先生绳之以法,鹏大恨。已而视学北畿,有两奄干请,先生焚其书,两奄亦恨,未有以发也。鹏因上书搆之,两奄从中主其奏,逮入诏狱。又谪为县丞,稍迁知县同知,擢四川佥事,山东副使,皆视学政。嘉靖初,历湖广按察使,山东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入为兵部左、右侍郎,转南京兵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进兵部尚书兼掌院事,加太子太保。辛丑罢,又三年而卒,年七十一。隆庆初,赠少保,谥肃敏。  先生主张横渠之论理气,以为“气外无性”,此定论也。但因此而遂言“性有善有不善”,并不信孟子之性善,则先生仍未知性也。盖天地之气,有过有不及,而有愆阳伏阴,岂可遂疑天地之气有不善乎?夫其一时虽有过不及,而万古之中气自如也,此即理之不易者。人之气禀,虽有清独强弱之不齐,而满腔恻隐之心,触之发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明儒学案
郑性序
黄千秋跋
冯全垓跋
于准序
仇兆鳌序
明儒学案序
黄梨洲先生原序
贾润序
贾朴跋
贾念祖跋
莫晋序
《明儒学案》发凡
师说
卷一 崇仁学案一
卷二 崇仁学案二
卷三 崇仁学案三
卷四 崇仁学案四
卷五 白沙学案上
卷六 白沙学案下
卷七 河东学案上
卷八 河东学案下
卷九 三原学案
卷十 姚江学案
卷十一 浙中王门学案一
卷十二 浙中王门学案二
卷十三 浙中王门学案三
卷十四 浙中王门学案四
卷十五 浙中王门学案五
卷十六 江右王门学案一
卷十七 江右王门学案二
卷十八 江右王门学案三
卷十九 江右王门学案四
卷二十 江右王门学案五
卷二十一 江右王门学案六
卷二十二 江右王门学案七
卷二十三 江右王门学案八
卷二十四 江右王门学案九
卷二十五 南中王门学案一
卷二十六 南中王门学案二
卷二十七 南中王门学案三
卷二十八 楚中王门学案
卷二十九 北方王门学案
卷三十 粤闽王门学案
卷三十一 止修学案
卷三十二 泰州学案一
卷三十三 泰州学案二
卷三十四 泰州学案三
卷三十五 泰州学案四
卷三十六 泰州学案五
卷三十七 甘泉学案一
卷三十八 甘泉学案二
卷三十九 甘泉学案三
卷四十 甘泉学案四
卷四十一 甘泉学案五
卷四十二 甘泉学案六
卷四十三 诸儒学案上一
卷四十四 诸儒学案上二
卷四十五 诸儒学案上三
卷四十六 诸儒学案上四
卷四十七 诸儒学案中一
卷四十八 诸儒学案中二
卷四十九 诸儒学案中三
卷五十 诸儒学案中四
卷五十一 诸儒学案中五
卷五十二 诸儒学案中六
卷五十三 诸儒学案下一
卷五十四 诸儒学案下二
卷五十五 诸儒学案下三
卷五十六 诸儒学案下四
卷五十七 诸儒学案下五
卷五十八 东林学案一
卷五十九 东林学案二
卷六十 东林学案三
卷六十一 东林学案四
卷六十二 蕺山学案
卷六十三 附案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