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以如隱本為最古,然尚有吳琯本。綠君、照曠從如隱出,漢魏從吳琯本出。漢魏缺字較少,則亦似據吳本校補付梓者。故明刻二種,各有淵源。以今校之,正譌互見。清代諸刻,皆據如隱傳鈔,於是大宗存而小宗亡矣。
如隱本第二卷崇真寺條下自即有青衣十人至若有私財物造經像者為第四頁,秦太上君寺條下自花林芳草之芳字起至阿附成名之阿字止為第九頁,平等寺條下自無所干預之干字起至若今宰相也之今字為第十八頁,三頁皆缺。余所見本,係據真意堂本鈔補,即毛氏所謂第二卷中缺三紙者也。此本既不敢據一本認為定本,亦不敢據他書妄改本書。今合校諸書,擇其長者,儻有異義,下注某刊作某,存而不論,但使學者不願妄斷,故名之曰合校本。
庚午正月立春後五日,海寜張宗祥記。
洛陽伽藍記序(吳琯本無洛陽二字,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