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有仕人为畿尉傲,常任贼曹-。有一贼系械,狱未具。此官独坐厅上,忽告曰:"某非贼,颇非常辈。公若脱我之罪,奉报有日。"此公视状貌不群,词采挺拔,意已许之,佯为不诺。
夜后,密呼狱吏放之,仍令狱吏逃窜。既明,狱中失囚,狱吏又走,府司谴罚而已。后官满,数年客游,亦甚羁旅。
至一县,忽闻县令与所放囚姓名同,往谒之,令通姓字。此宰惊惧,遂出迎拜,即所放者也。因留厅中,与对榻而寝。欢洽旬余,其宰不入宅。忽一日归宅,此客遂如厕。厕与令宅,唯隔一墙。客于厕室,闻宰妻问曰:“公有何客,轻于十日不入?”宰曰:“某得此人大恩,性命昔在他手,乃至今日,未知何报。”妻曰:“公岂不闻,大恩不报,何不看时机为?”令不语,久之乃曰:“君言是矣。”此客闻已,归告奴仆,乘马便走,衣服悉弃于厅中。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