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古典诗词文   
文心雕龙札记
体性第二十七
近代 · 黄侃
下载:文心雕龙札记.txt
本书全文检索:
       体性 体斥文章形状,性谓人性气有殊,缘性气之殊而所为之文异状。然性由天定,亦可以人力辅助之,是故慎于所习。此篇大旨在斯。中间较论前世文士情性,皆细觇其文辞而得之,非同影响之论。纪氏谓不必皆塙,不悟因文见人,非必视其义理之当否,须综其意言气韵而察之也。安仁《闲居》、《秋兴》,虽托词恬淡,迹其读史至司马安废书而叹,称他人之已工,恨己事之过拙,躁竞之情,露于辞表矣。心声之语,夫岂失之于此乎?原言语所以宣心,因言观人之法,虽圣哲无以易。《易》曰: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是则以言观人,其来旧矣。惟是人情万端,文体亦多迁变,拘者或执一文而定人品,则其说又疐碍而不通。其倒植之甚,则谓名德大贤,文宜则效,神奸巨憝,文宜弃捐,是则刘歆《移让太常》,必不如茂叔《通书》、《横渠》两铭之美,而宋、明语录,其可模式等于九流之书也,是岂通论乎?唐人柳冕有言:以扬、马之才,则不知教化,以荀、陈之道,则不知文章,以孔门之教评之,皆非君子也。其说虽过,然犹愈于颂美大儒,谓道高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