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丈夫存不忍人之心①,而以天地万物依于己,故出则必为帝者师,处则必为天下万世师。出不为帝者师,失其本矣;处不为天下万世师,遗其末矣。进不失本,退不遗末,止至善之道也。
今译
大丈夫对他人有恻隐之心,在他眼中天地万物都仰仗自己。所以入世做官便以帝王的老师要求自己,出世隐居便以天下万世的老师要求自己。如果入世做官的言行称不上帝王的老师,那就是失去了根本;如果出世隐居的言行不足以成为天下万世的老师,那就是遗失了末梢。仕进不失去根本(自己的本心),退隐不遗落末梢(万民),这便是止于至善的道路。
简注
①《孟子·公孙丑》:“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