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古典诗词文   
词史
第四章 论慢词兴于北宋
刘毓盘
下载:词史.txt
本书全文检索:
       言词者必曰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固也。常州派言词则耑主北宋,以为北宋之词与诗合,南宋之词与诗分。北宋犹争气骨,南宋则专精声律。是南宋词虽益工,以风尚而论,则有《黍离》降而诗亡之叹矣。不知南来词即出于北宋,特时代之有先后耳。北宋国势较强,政府诸公,以及在野之士,方以雍容揄扬,润色鸿业为乐事。其上者见朝政之弊,则借词以格君心之非。若夫先之厄于辽,后之厄于金,我能为献纳一字之争,已可告无罪于天下。初无人作深虑之论也。南宋局守一隅,议和议战,叫嚣不已,自命爱国者,方挟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之说,以博舆论之归。又知兵力之不足以胜人也,则口诛之、笔伐之,不遗馀力,虽权奸亦末如之何。文网愈严,则词意愈晦。蚕室之僇,不能加诸其身。盖解人固不易索焉。故曰北宋之词大,南宋之词深。时为之,亦势为之尔。《花庵词选》为词家之善本。《四库提要》谓其前十卷终于北宋之王昴,而其中颇有已入南宋者。盖宣和靖康之旧人,过江犹在者也。后十卷既曰中兴以来词,而康与之、陈与义、叶梦得则皆北宋旧人。不知其以何者为断,故从其始则以和凝入后唐而不以入周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