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   
辨证录
卷之十三   臂痈门(一则)
清 · 陈士铎
下载:辨证录.txt
本书全文检索:
       人有两臂之间忽然生疮而变成痈疽者,亦阴痈也。虽较头面、对口、肩背上少轻,然治不得法,亦能杀人。故须辩阴阳之治,大约痛者阳症,痈者阴症,不难于治也。如阳症用三星汤,一、二剂便可立消。若阴症,三星汤又不可用,必须大补气血,而佐之消痰化毒之剂,始能奏功。不可谓手足非心腹之疾,不须补虚也。夫阴主静,而两手则至动者也,至动而生阴痈,则动变为静矣,反常之道也,可不畏乎。况动变为静,又趋阴之道也。阳趋于阴,非生近于死乎,欲阳返于阴则易,欲阴返于阳则难,谁谓两手之痈而可小视之哉。治法仍宜慎重,方用消痈还阳丹:
       人参(三钱) 白术(一两) 生甘草(三钱) 天花粉(三钱) 生黄 (一两) 金银花(二两)
       肉桂(一钱) 当归(五钱) 乳香末(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痒变为痛矣,二剂而痛如失,三剂而全消,不必四剂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自序
凡例
卷之一
   伤寒门(四十三则)
   中寒门(七则)
卷之二
   中风门(二十五则)
   痹证门(十一则)
   心痛门(六则)
   胁痛门(五则)
   头痛门(六则)
   腹痛门(六则)
   腰痛门(六则)
卷之三
   咽喉痛门(七则)
   牙齿痛门(六则)
   口舌门(二则)
   鼻渊门(三则)
   耳痛门(附耳聋七则)
   目痛门(十四则)
   血症门(二十一则)
   遍身骨痛门(四则)
卷之四
   五郁门(六则)
   咳嗽门(八则)
   喘门(四则)
   怔忡门(三则)
   惊悸门(二则)
   虚烦门(二则)
   不寐门(五则)
   健忘门(四则)
   癫痫门(六则)
   狂病门(六则)
   呆病门(六则)
   呃逆门(五则)
卷之五
   关格门(五则)
   中满门(四则)
   翻胃门(五则)
   臌胀门(七则)
   厥症门(七则)
   春温门(三十三则)
卷之六
   火热症门(十六则)
   暑症门(十一则)
   燥症门(十五则)
   痿证门(八则)
   消渴门(五则)
卷之七
   痉门(十一则)
   汗症门(五则)
   五瘅门(十则)
   大泻门(九则)
   痢疾门(十二则)
   瘕门(八则)
卷之八
   疟疾门(十则)
   虚损门(十三则)
   痨瘵门(十七则)
   梦遗门(七则)
   阴阳脱门(五则)
   淋证门(七则)
卷之九
   大便闭结门九则
   小便不通门(六则)
   内伤门(二十三则)
   疝气门(附奔豚八则)
   阴痿门(五则)
   痰证门(二十一则)
卷之十
   鹤膝门(二则)
   疠风门(二则)
   遗尿门(三则)
   脱肛门(二则)
   强阳不倒门(二则)
   发斑门(二则)
   火丹门(三则)
   离魂门(三则)
   疰夏门(二则)
   脚气门(一则)
   中邪门(六则)
   中妖门(六则)
   中毒门(十二则)
   肠鸣门(三则)
   自笑门(附自哭三则)
   恼怒门(二则)
   喑哑门(三则)
   瘟疫门(一则)
   种嗣门(九则)
卷之十一·妇人科
   带门(五则)
   血枯门(二则)
   血崩门(八则)
   调经门(十四则)
   受妊门(十则)
   妊娠恶阻门(二则)
卷之十二
   安胎门(十则)
   小产门(五则)
   鬼胎门(一则)
   难产门(六则)
   血晕门(二则)
   胞衣不下门(三则)
   产后诸病门(十一则)
   下乳门(二则)
卷之十三
   背痈门(七则)
   肺痈门(四则)
   肝痈门(二则)
   大肠痈门(三则)
   小肠痈门(三则)
   无名肿毒门(二则)
   对口痈门(一则)
   脑疽门(一则)
   囊痈门(二则)
   臂痈门(一则)
   乳痈门(四则)
   肚痈门(一则)
   多骨痈门(一则)
   恶疽门(一则)
   疔疮门(一则)
   杨梅疮门(五则)
   腰疽门(一则)
   擎疽门(一则)
   脚疽门(二则)
   鬓疽门(一则)
   唇疔门(一则)
   瘰门(二则)
   痔漏门(四则)
   顽疮门(二则)
   接骨门(二则)
   金疮门(一则)
   物伤门(三则)
   癞门(一则)
   刑杖门(一则)
卷之十四
   惊疳吐泻门(七则)
   便虫门(二则)
   痘疮门(十五则)
   疹症门(三则)
   吃泥门(一则)
   胎毒门(一则)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