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脓有内痈、痢疾之分
大便出脓,可见于内痈及痢疾两类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病变机理均有不同,治则治法亦异,临床应加以鉴别。
内痈初起时,少腹部、脐部或胁部必有隐隐刺痛之症状。因内痈在下焦者,其脓已溃,均从大便而出,如少腹痈、小肠痈、胁痈、肝痈等,其脓已溃者,均从大便而出。李老认为,此证最宜在未成脓之先急予治疗,以免溃脓之险。症见隐隐刺痛胀满,脉沉滑数,甚则痛如锥刺,口渴之时,用丹皮汤加乳香、没药、紫荆、山甲珠等,急夺其血,使不酿为脓。
痢疾则必有里急后重,欲便不便,痢下赤白脓血为特征,且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之季多见。其中痢下白冻,或白多赤少者,多为湿重于热,邪伤气分,其病浅;若纯白清稀,或如胶冻如鼻涕者,为寒湿伤于气分;若白而滑脱者,多属虚寒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