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温病者。冬伤于寒。先夏至日发者。为病温也。阴阳交者。谓汗乃阴液。外出于阳。阳热不从汗解。复入之阴。名曰阴阳交。交者。乃正不能胜邪。而邪复伤正气。故为死证。)
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生于水谷之精。水谷之精。由精气之所化。故曰谷生于精。夫汗之发原有二。一出于水谷之精。一出于肾藏之精。而曰皆生于谷者。言肾藏之精。亦水谷之所生也。)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交争于骨肉者。邪气伏匿于骨肉之间。至春时与正气交争。而发为温病。得汗是精气胜。而邪当共并而出矣。倪冲之曰:胃主肉。肾主骨。谷精之汗出于胃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