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口出血,有因五脏相胜,阴阳不调,而血不止者;有因乳母六淫七情之气不平,而血妄行者。若因肝火内动,用四物、山栀、牡丹皮。肝经血虚,用六味地黄丸。心虚不能统血,用四物、参、术、丹皮、酸枣仁。脾虚不能统血,用四君、山栀、牡丹皮。脾气郁滞,用归脾汤。脾肺气虚,用补中益气汤。气血俱虚,用十全大补汤。肾阴不足而肝火内动,用六味地黄丸、柴胡栀子散加五味子。大凡失血过多,而见烦热发渴等症,勿论其脉,不问其症,急用独参汤以补其气。经云:血生于气。苟非参、 、归、术,甘温之药,决不能愈。若发热脉大者,多不治。
一小儿十一岁,眉间一核似赤小豆许,出血如注,发热倦怠,食少体倦,此肝经血热,脾经气虚也,用柴芍参苓散、九味芦荟丸而痊。
一小儿流注出血,吃逆腹痛,手足并冷,用六君子及独参汤而益甚,此阳气虚寒之甚,药力未能骤及也,遂连服数剂,诸症渐退,用月许将愈。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