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末南朝宋初陶渊明作。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
《读山海经》十三首,因读《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奇书有感而发,抒发诗人对人生和政治的感慨。其中第一首带有诗序的特征,后十二首从中撷取若干神话题材而写成。其中以第一首、第九首、第十首、第十三首最具代表性。
第一首写耕种之余读书之乐,历来被视为陶诗中的上乘之作。诗歌从“孟夏”起笔,暮春三月过后,便是孟夏四月,“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到了四月,树上的花凋落了,但草木却更加茂密,绿荫成片。“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描述诗人山居的幽静与惬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一“欣”一“爱”,欣然自足,跃然纸上。从“欣有托”到“爱吾庐”,由鸟及人,鸟的欣喜欢快自然映衬出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