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正义曰:此篇论礼让仁孝之德,贤人君子之风,劝学立身,守道为政,叹美正乐,鄙薄小人,遂称尧、舜及禹、文王、武王。以前篇论孔子之行,此篇首末载贤圣之德,故以为次也。
-邢晏《论语注疏》
【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王肃《论语王氏义说》:“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弟仲雍,少弟季历。季历贤,又生圣子文王昌,昌必有天下,故泰伯以天下三让于王季。其让隐,故无得而称言之者,所以为至德也。”朱熹《四书集注》:“泰伯,周大王之长子。至德,谓德之至极,无以复加者也。三让,谓固逊也。无得而称,其逊隐微,无迹可见也。盖大王三子:长泰伯,次仲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