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第四【离骚十四至二十二】
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旣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輙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今考其词,大氐多直致无润色,而惜往日、悲回风又其临絶之音,以故颠倒重复,倔强疏卤,尤愤懑而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董子有言:「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呜呼,岂独春秋也哉!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愍,音敏;一作𢚓,非是。抒,从手,上与、丈吕二反;一作纾,亦通。非,一作作;忠下一有心字;皆非是。正,叶音征。〇惜者,爱而有忍之意。诵,言也。致,极也。愍,忧也。愤,懑也。抒,挹而出之也。所者,誓词,犹所谓「所不与舅氏同心」、「所不与崔庆者」之类也。苍,天之色也。正,平也。犹言「有如白水」、「有如上帝」之类也。言始者爱惜其言,忍而不发,以致极其忧愍之心,至于不得已,而后发愤懑以抒其情,则又从而誓之曰:所我之言,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