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臺灣文獻叢刊   
臺灣文獻叢刊093-斯未信齋雜錄
斐亭隨筆(戊申)
下载:臺灣文獻叢刊093-斯未信齋雜錄.txt
本书全文检索:
       乾隆戊申夏五(?)「鶴馴堂」額:昔趙清獻公以一琴、一鶴自隨,余心竊慕之而未逮。丙午秋,分守臺郡,即適爽匪之亂,日事兵戈。至戊申春,始克淨掃狂氛,護理道篆。恰值歲試生童,校文之餘,琴鶴在前,翛然自遠;覺前日之張弓挾矢,不可同日語矣。爰題「鶴馴」名堂,聊誌閒靜之意,並以表景慕之私云爾。柳州楊廷理題。
       四月二十三日,漁人獲大灶,背如浴盆,兩目突出炯炯然;無爪,而有四足如魚翅,尾亦如之。或云非灶類,當龍種也(按府志名■〈句黽〉鼊)。購而放之於海,放乎中流,昂首回顧者三。
       存一點真心,便成良吏;說三分實話,就是忠臣(熊介臣觀察云)。又云:比古之伯夷,則為今之盜跖;比古之盜跖,尚不失為今之伯夷。
       取鹿茸法,俟其長成,將見杈枒之形,即縛而鋸之。鋸落,宜倒懸其額,兩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