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於宋之六鷁退飛,則書;於鄭之兩蛇互鬪,則書;於晉有石言萃有神降,則亦書。誠有災變將興,天早露其機以相示居民,上者以此不可不知警也。後之君子果其遇災而懼,側身修行;若神湯之禱桑林而時雨降、大戊之修德政而祥桑死,未始不能化凶為吉、轉變為常。此祥異之事,書之正有裨於政教矣!於是,又即近數十年所經見於堡內者,以為祥異考。
光緒六年,有烏蝶大如茶盃,群飛蔽日而南。
道光壬辰年,大水。樹杞林大河中,毀田宅無數。
咸豐二年,大水;沖毀田數百甲、宅數十家。
咸豐四年,烏蝶重見二次,地方皆不寧。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