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年),日本藉口琉球難民被臺灣先住民殺害事情出兵臺灣。關於此一事件的檔案,散見在「同治朝籌辦夷務始末」第九十三~一百卷中間。現在把這些文件彙錄起來,題做「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分為四卷。
從這些文件上,我們可以看出下列五項具體的事實:(1)日本怎樣出兵到臺灣;(2)欽差大臣沈葆楨在臺灣怎樣一面交涉,一面布置;(3)北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怎樣和日本使臣柳原前光及大久保利通反覆爭辯;(4)中、日雙方怎樣獲得協議,互換條約;(5)日本怎樣撤兵離臺灣。
我們在閱覽這些具體事實的時候,最好用蔣廷黻先生所提示的幾個注意之點來助我門得到進一步的認識。他說:當年『臺灣問題,有幾點是我們應該注意的。第一、日本進攻臺灣的消息,我們最初得自西人,且半信半疑。第二、沈葆楨受命辦理臺灣海防以後,只好臨時抱佛腳。第三、中國彼時就好找西洋各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