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臺灣文獻叢刊   
臺灣文獻叢刊259-東林與復社
汰存錄紀辨
下载:臺灣文獻叢刊259-東林與復社.txt
本书全文检索:
       原序云:『夫名教之存,存於賢者;然不存於賢者之口,而存於天地不易之正氣。天地不易之正氣無他焉,理而已矣。此非特不賢者不能倒置,雖賢者亦不能增損也。不賢者而欲倒置,益見其非;賢者而欲增損,則失其是矣。吾鄉夏子彝仲素為海士之同學,而為忠襄竹亭之所許可。遭變捐軀,潔身自靖;其子存古,復殉難南都:一家節烈,為千古之完人無疑也。乃身歿之後,有所謂「幸存錄」者出焉。論若和平,意實顛倒;黃子見而懼焉,以為此小人之嚆矢,不可以不辨而論之。余曰:「此殆非夏子之言,其為小人附會之言也。夫夏子自戊午以後,立身本末,天下皆知之。雖平生和厚,而疾邪扶正,不減臥子。而是錄矢口而論,大非生平。意者憸壬之夫見夏子死難之後,無子無孫、無兄無弟,而其人品足以表著古今、其論足以取信於當世;於是託而誣焉,以為可以因是而淆是非之實矣。而不知在夏子而賢,決無此錄;夏子而實有此錄,亦未得即為賢者之定論也。故使夏子而實有此錄,亦未得損正人之毫末;而況其未必然耶!夫鏡已懸矣、石已出矣,魅於何藏?而於白日之中,猶為昏夜之惑;而且援末以誣其本、借偽以傾其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