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郡誌初作於康熙三十三年,觀察高君拱乾成之。其後副使劉君良璧重修於乾隆六年。「高誌」草創,多失之略;至「劉誌」則加詳矣。然「劉誌」二十卷,「星野」、「建置」、「山川」外,更有「疆域」;而「物產」,即附「風俗」下,似為不倫。「高誌」十卷,以「封域」、「規制」等為十綱,各附以目,序列有體。今合新、舊二誌增損之,為綱十二、為目九十有二;庶幾有條而不紊爾。
一、劉誌大半摭拾「通誌」。如「通誌」首列「典謨」,蓋以全省所奉諭旨,高文典冊自宜弁冕簡端;若郡邑誌自不必複載。舊誌將御制至聖贊及表章朱子上諭、「周易折衷」等序並行纂述,此豈專為臺地而設耶?且四亞聖贊後,即繼以賜靖海將軍施琅碑文,尤為失次;故茲誌不敢仍襲其舊。其有因臺郡事宜特頒諭旨者,謹分載各條內,俾奉行者有所遵守勿失焉。
一、臺灣入版圖後,生聚教訓雖歷六十餘年,然猶去荒昧未遠。本地苦無文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