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者魯國之史孔子老而後成之書也孔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又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是刪詩書定禮樂在於反魯之年而贊易在於五十之後也春秋止於獲麟而孔子沒於獲麟之後二歲耳是孔子於未沒之前猶記春秋之事則春秋之於六經最為晚成也孔子於未老之前不作春秋必其老而後作者蓋孔子尚壯猶冀當時之君有能感悟而用之者矣奈何周旋天下至於窮老而一丘之地不可得一旅之民不可有孔子之年益老而天下之亂不止至於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天子不加誅方伯不致討三綱五常掃地俱盡孔子於是因魯之史以載天子之事二帝三王之法於是乎在春秋之所善王法之所褒也春秋之所惡王法之所棄也至於修身正家理國治天下之道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法莫不大備故前史云為人臣而不知春秋必蒙首惡之名為人子而不知春秋必陷大逆之罪故學者不可以不務也春秋之作蓋以天下無王而孔子以王法正之誅罰褒賞者天子之事也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作傳者既不解孔子所以作春秋之意而杜預何休之徒又妄為之說如杜預之說則曰周德既衰官失其守諸所記注多違舊章仲尼因魯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偽而志其典禮其教之所存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