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補題》倡和作者為玉笥王沂孫【聖與】、蘋洲周密【公謹】、天柱王易簡【理得】、犮竹馮應瑞【祥父】、瑤翠唐藝孫【英發】、紫雲呂同【老和】、甫篔房李彭老【商隱】、宛委陳恕可【行之】、菊山唐珏【玉潛】、月洲趙汝鈉【真卿】、五松李居仁【師呂】、玉田張炎【叔夏】、山村仇遠【仁近】共十三人。又無名氏二人。題為《宛委山房賦•龍涎香》、《浮翠山房賦•白蓮》、《紫雲山房賦•蓴》、《餘間書院賦蟬》、《天柱山房賦蠏》。調則為天香、為水龍吟、為摸魚兒、齊天樂、桂枝香。凡五。共詞三十七首。為一卷。嗟乎,此皆趙宋遺民作也。
粤自雲迷五國,橋讖啼鵑,潮歇三江,營荒夾馬,夀皇大去。巳無南内之笙簫,賈相難歸,不見西湖之燈火。三聲石鼔,汪水雲之關塞含愁;一卷金陀,王昭儀之琵琶寫怨。臯亭雨黑,旗搖犀弩之城,葛嶺烟青,箭滿錦衣之巷。則有臨平故老,天水王孫,無聊而别署漫郎,有謂而竟成逋客飄零。孰恤自放於酒旗歌扇之間,惆悵疇依相逢於僧寺倡樓之際?盤中燭灺,間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