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叟,河南鲁山(今河南省鲁山县)人。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史思明攻河阳,元结组织义军,保全十五城,立了战功。后历任道州刺史、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因遭权臣嫉妒,辞官归隐。有《元次山集》。
元结曾一度在樊上“修耕钓以自资”,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有过一些接触 [1] ;历经战乱,他又亲眼看到人民的惨痛遭遇。因此有些诗以反映现实为主要内容。《舂陵行》是这种作品的代表,这首诗和另一首《贼退示官吏》都曾得到杜甫极高的评价 [2] 。他另有一部分描写自然风物和吟咏性情的诗,由于刻意矫正华而不实的诗风,不免趋向另一个极端,往往枯燥平直,缺少文采。他的《欵乃曲》是叫船工歌唱的,可见他对民歌的兴趣。他在文学上,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 [3] ,要求诗歌能“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 [4] ,达到“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