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一〕
花非花,雾非雾〔二〕;夜半来,天明去〔三〕。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四〕。
〔一〕花非花:《花非花》成为词牌始于此。前四句皆三言,是由七言絶的前两句折腰而成。后两句仍为七言,有明显的痕迹是从七言絶句演变而来。此词通篇皆作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第一句是说官妓的容貌如花,但非真花。
〔二〕雾非雾:意思是说:官妓女性,上应女宿。女宿也叫婺女。此词是用双关语,借“雾”为“婺”。但并非云雾的雾。
〔三〕夜半来两句:既是说星,也是说人,语意双关,主要是说人。官妓既不同于一般妓女,也不同于正式妻子;她们和官僚的共同生活,以此为限度。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