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论】
圣人之道,苟可以安于天下,不求夫为异也。尧舜传之贤,而禹传之子。天下以为禹无圣人而传之,而后授之其子孙也。夫圣人之于天下,不从其所安而为之,而求异夫天下之人,何其用心之浅邪?昔者汤有伊尹,武王有周公。而周公,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也。汤之太甲,武之成王,皆可以为天下,而汤不能与其臣,武王不以与其弟,诚以为其子之才,不至于乱天下者,则无事乎授之他人而以为异也。而天下之人,何独疑夫禹载?今夫人之爱其子,是天下之通义也。有得焉而思以予其子孙,人情之所皆然也。圣人以是为不可易,故从而听之,使之父子相继而无相乱。以至于尧,尧举天下而授之舜,舜得尧之天下而又授之禹。举天下而授之人,此圣人之所以大过人,而天下后世之所不能也。天下后世之所不能,而圣人独为之,岂以为异哉!夫天下之人不能皆贤而有异人焉,为异而震之,则天下皆将喜其名而失其真,故夫尧舜之传贤者,是不得已而然也。使尧之丹朱,舜之商均,仅可以守天下,而尧肯传之舜,舜肯传之禹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