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迦派起源早一些,但取得政权晚得多的噶举派(Bkaẖ-brgyud-pa)是半革新的藏族佛教,较著名的是他们的隐居生活。关于他们教派的名称,他们的不丹信徒的著作注49中讲,玛巴(Mar-pa,1012—1097年)、弥拉(Mi-la,1040—1123年)和他们的直系信徒,早期生活都是穿白袍的,这样一来,他们就被人称为“白衣人”,因为“噶”字(Dkar)意为“白”。
白衣在早年西藏,是隐士的特殊衣服,尤其是那些善于体内生热(Gtum-mo)的人和学习印度人善于隐居静修的瑜伽(Yoga)士。弥拉注49a是玛巴的著名徒弟,身穿白棉裙(Çam-thabs)。他的名“瑞巴”(Ras-pa),就是“着棉衣”的意思,把他划入“只着棉衣”(Ras-rkyaṅ)一类,即只着白布衣的人,也就是善于体内生热的人。
尽管如此说,当“白”讲的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