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土兌經
經名:太古土兌經。原不題撰人,約出於唐代。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太古土兌經卷上
土兌者,天地之精,山川之靈。此二體者,或陰氣所養,陽氣所生。或陰氣所生,陽氣所養。研精覃思,乃變化之由,且金生水土之中,銀產鉚石之內,據其質體道頗同,其錫與鉛本性各異,施於銅鐵,行止道殊,事在人情,察其去就。學道之士,先變鉚石,次審爐火,三明藥性,四達制伏。不曉四事,徒勞神思。金銀銅鐵錫,謂之五金。雌雄硫毗,名曰四黃。朱汞鵬袖硝鹽礬膽,命云八石。或陽藥陰伏,或陰藥陽制,明達氣侯,如人呼吸,皆有節度。學道之人,先調氣,次論藥物,二者相扶,是日道真。宿習積慶,方遇神文,保祕勿泄,深藏金匱云耳。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