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田野调查与研究]西域高尖帽的传承与发展(摘要)
作者:艾山江·阿不力孜

《民族研究》 2005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高尖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在古代西域诸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维吾尔族高尖帽可被视为西域高尖帽的一种历史传承和发展。本文以在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维吾尔族高尖帽的制作及相关习俗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维吾尔族高尖帽传统工艺制帽经
       作者艾山江·阿不力孜,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地址:乌鲁木齐市,邮编830054。
       在古代西域诸民族的服饰文化中,高尖帽与其他服饰相比更引人瞩目,并以一种相对固定的制作过程和使用特征传承至今。从形状来看,西域高尖帽大体上是帽筒高直,向上逐渐收缩,其尖端形态独特、装饰别致。
       有关古代西域高尖帽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历史资料及考古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上。据了解,在古代西域地区陆续考古出土的高尖帽,主要有棒椎形(形似古代中国北方民族常见的“椎鬓”)、弯钩形、筒形和球顶形四种样式。维吾尔族先民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戴过这四种样式的高尖帽。有研究者提出,这些高尖帽样式不仅是“生命树”的象征,而且还使人联想到原始居民对火的崇拜。
       在当今的维吾尔族高尖帽中,只保存下筒形和弯钩形两种样式。近年来,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到有关高尖帽制作过程及相关习俗的丰富资料。笔者认为,对现今维吾尔族高尖帽制作行业的实地考察将有利于了解西域高尖帽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筒形高尖帽在维吾尔语中常被称为“ra tumāq”、“Soghā tumāq”或“Pāpāq”。笔者从田野调查和口述资料中获悉,筒形高尖帽的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新疆喀什地区及和田地区,而制作人群则主要集中在喀什地区的英吉沙和莎车两县以及和田地区洛浦县的玉龙喀什镇。英吉沙县萨罕乡和莎车县伊什库力乡的高尖帽一般都在45至55厘米之间,比其他地区的高尖帽要高几厘米。在萨罕乡,高尖帽又有男女之分,女式高尖帽通常都比男式的矮一些,而且使用时必须配以花围巾或白围巾,否则就会被视为违反常规。
       当笔者在萨罕乡制作高尖帽的第五代传人努尔买买提家考察时,曾向他询问高尖帽有无象征意义。当时他并没有系统解释,只是谈到高尖帽在形状上与高山相似,认为这可能与山岭崇拜有关。这种解释或许是他自己的看法或猜测,但还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如今,维吾尔人对高山都很崇拜。
       弯钩形高尖帽在维吾尔语中被称为“Afsāna pardāz doppisi”,又被称为“说书者帽”。它要比古代弯钩形高尖帽矮一些,但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弯钩形状。
       弯钩形高尖帽的使用人群主要是那些说书的人,他们游历于各地,每当说书时,都会戴上这种弯钩形高尖帽。人们往往把他们视为通晓神秘知识的高人,而弯钩形高尖帽也就成为暗示某种神秘力量的信仰符号。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这种弯钩形高尖帽的人已逐渐减少。
       据笔者观察,在如今的喀什及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对高尖帽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帽子,人们往往把戴高尖帽视为高贵和神圣的事。在高尖帽制作者中,神圣性和高贵性显得尤为突出。围绕高尖帽的制作,早已存在一套系统、有序的制作工艺以及特有的师徒关系和念经仪式。
       一、高尖帽的制作情况
       笔者对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和莎车县的高尖帽制作过程做了考察。
       制作高尖帽所用的材料以各类兽皮为主,这不仅是由于动物毛皮有良好的保暖性能,而且还出于审美的考虑,这一点在各民族的服饰制作中都有普遍的意义。为此,在维吾尔族社会中,早已形成了传统的制革业。维吾尔族高尖帽所用的兽皮材料,大多都是高尖帽制作者通过传统工艺自行加工的,但有时他们也会从专业制革人员那里购买已备好的皮革材料。
       制革工艺在维吾尔语里被称为“Knchilik”,而从事此行业的人员则被称为“Knchi”。制革业在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此行业的重要性和盈利性,民间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铁匠整天丁当忙个不停,皮革匠时常往钱袋里装钱不停”。在维吾尔族传统的制革业中,所用辅料主要有石灰、芒硝、芨芨草、盐和土产自然颜料等,而制革所需工具则主要有烟炉、地坑、锅、槽、缸、镰刀、砍砍、塔尔雀普、排细凯勒、索卡、刷子和苏尔塔示等。现对这些材料和工具及其用途分别加以略述:
       石灰:用以兑制石灰液,以使皮子除去杂毛,更加柔软。
       芒硝:专门从沼泽地里的水洼子中提取,用以配制盐碱液。
       盐:用于鞣化原始皮革中的杂毛,此外还有很多用途,通常加在石灰液中。
       土产自然颜料:通常所用的有两种,一是杏根皮,用于给备好的皮革制品上底色;二是石榴皮,用于加深皮革的颜色。
       芨芨草:作为烟炉的主要燃料。
       烟炉(Is ochiqi):用于熏制经石灰液和盐碱液泡过的兽皮,一般以砖为材料,形似馕坑,由炉台、炉身及炉矛构成。
       地坑(Yar soghisi):通常为长1.5米的长方形坑或直径约1.2米的圆形坑,地坑底部和边部覆盖有麦色胶泥,用于浸泡皮子。
       锅(Qāzān):即日常所用的生铁锅,用于准备颜料和盐碱液。
       槽(Ulāq):是指被挖成槽形的整根木头,在制造皮革的工序中常被用来盛放染料。
       缸(Kup):直径50厘米,高度约一米的圆柱体,内装石灰液,作熟皮之用。
       镰刀(Orghāq):形似半月形的铁器,弧长约70厘米,宽度为5厘米,其刀刃并不要求锋利,主要用以刮皮和除去杂毛。
       砍砍(Chāng kakisi):一种似锛子的小斧头,弧长约15厘米,用来刮兽皮的反面。
       塔尔雀普(Tārchp):一种“T”形的木制工具,用于刮皮。
       排细凯勒(Paxkāl):一种四方形或是圆柱形的木制工具,用来挂起已熟好的皮。
       索卡(Soqā):用杏木或枣木制成的臼形工具,底部埋在土中,主要用于研磨盐和颜料。
       刷子(Chotkā):主要用于给皮革上油。
       苏尔塔示(Surtāx):长度约25厘米、宽度约5厘米的扁形石头,表面光滑,主要用来磨兽皮,使之光滑。
       一般来讲,制作皮革制品需要经过以下三道工序。
       1.准备阶段:皮革匠按一定的比例去准备盐碱液、石灰液和颜料液。在准备颜料液时,首先把杏根皮或石榴皮用“索卡”磨软,放在锅中煮。水和杏根皮的比例一般为30∶1,而水与石榴皮的比例则为10∶1。当杏根皮或石榴皮煮熟好后,就可以把这种颜料放在槽中。
       2.加工阶段:这一阶段又包括以下一系列工序。
       洗净兽皮(Tera tāzilāx):将所需加工的兽皮放入已加好水的地坑当中,泡一星期左右(湿皮泡一天),以求松软。然后将兽皮从地坑中拿出,挂在塔尔雀普上,用镰刀刮其反面,除去杂物、血迹和灰尘。再放进地坑中,直到完全松软后拿出来晒干。
       达斯拉施(Dāslāx):在已松软的兽皮反面涂以石灰液,折起来放置10至12个小时,然后放入缸中的石灰液泡15至20天。当兽皮毛可以轻易地被拔出来时,将其从缸中拿出,挂在塔尔雀普上,用镰刀刮净杂毛。
       盐碱处理(Xorlāx):将兽皮放入盐碱液中进行处理,液体温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整个工序一般需要两天。
       熏熟(Islāp pixurux):将经过盐碱处理后的兽皮挂在塔尔雀普上,用镰刀刮去杂余的油、肉。将芨芨草放入烟炉中使其起烟,但要避免燃烧起来。然后,将兽皮挂放在炉矛上,加以烟熏。在这一过程当中,一旦兽皮的哪一部分干了,就必须时时往上洒盐水。这一工序通常会持续24小时左右,然后将兽皮置于阴凉处晾干。
       
       软化皮质(Kn kakilax):将被熏好的皮革挂在排细凯勒中,反面朝上,用砍砍来刮,使兽皮表面平齐。
       排掉盐碱(Xorsizlāx):将兽皮放在斟满热水的槽中加以洗净,经过三四次的换水过程,兽皮中的盐碱即可被去除。
       上底色:盐碱被去除后,将兽皮放进斟满杏根皮液或石榴皮液的锅中,泡上半个小时。然后,再挂到阴凉处晾干。经过这一道工序后,兽皮就会呈现杏仁色的底色。
       3.装饰阶段:主要由上色和上光两部分组成。在上色过程中,将石榴皮液用刷子涂在已上底色的兽皮正面,为以后再上其他颜色做准备。上光则是皮革业的最后一道程序,先炼好水油,用刷子涂在皮革正面,反面则以喷涂的方式上光。当水油渗进兽皮时,把兽皮放在排细凯勒中,用苏尔塔示用力将兽皮压平,以求兽皮光亮、平齐。
       除了上述制革技术之外,在维吾尔族中,还有一种鞣制皮革(Teriqilik)的工艺。这种工艺比较简单,加工成的皮料也比较粗糙。鞣制皮革主要是对以自然方法晒干的各类兽皮进行加工,使皮面柔软,具有弹性。一般来说,羊、兔子、狗、狼、狐狸、水獭、旱獭、貂、海狸、狸猫、鹿、野兔等动物的皮,都是鞣制皮革的首选皮类。鞣制皮革在流程上又分为“Tera āxlāx”(熟皮)与“Tera aylax”(鞣皮)阶段。鞣制皮革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主要有督夏普(Duxāp)、缸和镰刀等。督夏普是用于熟皮的液体,通常是将盐和白面放进水里,其比例为水10公斤、白面1公斤、食盐0.5公斤。督夏普作为熟皮液体,其使用次数通常不超过三次,否则所熟之皮就会出现异味。镰刀和缸与上述皮革行业所需的同名工具基本相似,故不详谈。
       在熟皮阶段,先把兽皮放进干净的水中,经过反复的清洗,除去兽皮上的血迹和灰尘,再放进缸里的督夏普中,使督夏普保持在20℃以上的温度,每天都要翻一次,而在冬天熟皮时,屋里则要放火炉。熟皮没有固定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只要皮毛容易拔除就可以了。因此,时常检查兽皮是否已熟,是这道工序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一旦熟皮时间过长,皮毛全部脱落,那么整个工序就失败了)。然后,将熟好的皮反面朝下放在干净的沙子上,再用沙子把皮埋好,这道工序要重复两三次。等皮中的水分被沙子吸干后,置于阴凉处晾干。如果在已备好的熟皮当中放一些核桃叶,还能有效防止蛀虫。
       在鞣制阶段,先把水泼在熟好的兽皮上,或用水来刷湿,然后往反面折起,放在潮湿的地方,以木块压之。24小时以后,熟皮就开始松软。如果熟皮还很硬,就需对熟皮再做一次上述处理。鞣制熟皮时,先向四周拉齐,用手拉皮的反面,使之松软,然后从反面朝外折起,挂在房顶的钩子上,再除去杂毛中的肉迹,增强皮质的弹性。
       高尖帽所需的皮革材料经过上述准备过程后,就被专业制帽人员裁剪成几块,再用很结实的土制线把它们缝合在一起,制成带高尖的皮帽子。
       二、高尖帽制作行业中的师徒关系
       在维吾尔族社会中,制帽业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声誉,这也使从事本行业的人员对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视。他们一方面为求生意兴隆而钻研技艺,以确保高尖帽的质量,另一方面又为得到社会的尊重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种自身的需求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通常会使行业师傅制定出一系列行业规章制度来,其中也包括学徒制度。
       行业师傅首先会把那些自愿学艺的人留在自己身边观察一段时间,以了解他们的综合素质(如机敏、勤奋、耐心及道德等)。如果经不起考验,行业师傅一般会劝他们另谋其他行业。挑选的过程顺利完成后,学徒将面临漫长的学艺过程。当学徒想自立门户时,必须得到师傅的准许和祝福,否则不但会遭到同行人员的冷落,还会受到社会的指责。如同在维吾尔族其他传统行业中一样,从事制帽业的人员为了使自己在该行业有所成就,一般都要通过某种仪式而被同行所接受。在制帽业中,通常举行的仪式包括拜师仪式、出师仪式和开业仪式三种。
       1.拜师仪式。想从事制帽业的人在学艺之前,必须先找该行业的专业人员拜师。为了正式确立两人之间的师徒关系,就要举行拜师仪式。如果学徒是未成年人,那么仪式就由他的父母来安排;如果是成年人,就由他自己去安排。参加这种仪式的人员包括四五名行业专业人员和两三位街坊(如果是成年人,还要请来两三名同龄人)。在拜师仪式上,还要设宴招待师傅。宴席结束后,家长不但要给自己的孩子穿上新衣服,还要给师傅穿上“托恩”(即过膝长衣)或是给师傅赠送一块衣料。“托恩”的赠送意味着学徒生涯的正式开始。
       2.出师仪式。在制帽业中,当学徒掌握了一定的行业知识,可以独立工作时,就由他的师傅安排举行出师仪式。仪式举行那天,学徒的师傅要在家里准备宴席,请学徒的父亲(如父亲过世,则由其他男性亲属代替)和几名同行人员。宴席结束以后,师傅要在众人面前摆放上该行业所必需的工具及材料,要求学徒继续勤奋学习,提高技艺,同时还要正直做人。然后,再由学徒的父亲(或其他男性亲属)向师傅送一块衣料,以表谢意。仪式结束后,学徒就可以独立从事这一行业了。但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学徒并不立即离开原先的店铺,而是选择留在原处。这主要是由于此时的学徒,在技艺、资历和经济条件上都还不足以另立门户。这种状况在维吾尔族农村社会更为普遍。同时,学徒也很清楚客户的选择和信赖对于一个店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传统惯制,师傅和学徒之间往往会达成这样一种默契:学徒照常在师傅那里帮助打理店内事务,师傅则继续监督学徒的工作。至于收入的分配,是按学徒在师傅店铺里为顾客制作高尖帽的数量进行核算的。师傅的这种义务指导,对于那些刚刚出师的学徒来说,起着莫大的鼓励作用。
       3.开业仪式。这是由掌握一定技艺的学徒在得到师傅准许和祝福后,为自己新开的店铺举行的一种仪式。这一天会有丰盛的宴席,往往会请来亲戚朋友和街坊以及行业人士和帮助店铺开业的人。邀请范围之所以会比上述两种仪式都广,主要是着眼于自己店铺今后的发展。这种仪式一方面是要向众人表示学徒已可以独立承担制帽师傅的角色,另一方面也是从做生意的角度给自己的店铺做一次宣传,以期拓宽今后的生意渠道。
       三、《制帽经》与念经仪式
       《制帽经》是以民间手抄本形式保存下来的一部行业经书,主要介绍制帽业的由来,行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则与禁忌以及必读的《古兰经》词句等。《制帽经》所使用的语言为现在通用的维吾尔标准语,但在语言风格上则呈现较多的古典特征。
       高尖帽制作者为了使自己的行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要定期举行念经仪式,一般都是隔月进行。仪式由制帽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轮流召集,在仪式上,同行人员和学徒要诵读在制帽行业中传承已久的《制帽经》。这种仪式通常被称为“Risāla cheyi”(意即“定期念经书的聚会”),届时还专门印制请帖发放。《制帽经》中包括以下一些具体内容:
       有关行业由来的宗教传说。在《制帽经》里,有关制帽行业由来的传说是以伊斯兰教严格的“真主唯一”教义为基础展开的。经书的书写者给《圣经·旧约》中提到的传说人物亚当穿上了伊斯兰教的外衣。据说,亚当下凡后,为了避寒取暖,向真主索求制作衣服和帽子的技艺和材料。与基督教和犹太教一样,在伊斯兰教中,亚当也被视为人类的始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视为某类行业的创始人。
       有关行业神圣性的宗教传说。为了使制帽行业的社会地位从世俗层次上升到具有宗教意义的神圣层面,《制帽经》还特意加入有关行业神圣性的宗教传说。经书书写者加入这类宗教传说的目的无非是让该行业的信徒或其他社会人员熟知制帽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宗教地位,牢牢拴住行业人员的心灵。
       
       有关行业庇护的宗师或祖师的传说。在维吾尔族手工艺民俗中,每个行业都有自己所推崇的庇护该行业的宗师或祖师。《制帽经》也收录了这方面的内容。据信,从事制帽行业的专业人员时常祭拜或在每日的祷告中挂念行业宗师,就可以起到避凶求吉、生意兴隆、行业发达的功效。因此,牢记行业宗师便成为行业专业人员必备的功课。从经书内容来看,制帽行业的庇护宗师或祖师共有29人,其中最主要的四位先后为传说中的诺亚先知、亚当先知、依布拉音先知和穆罕默德先知。这些宗教人物的选定可以从《旧约》、《新约》及《古兰经》等宗教经典中找到依据。
       行业人员应尽的义务。在每个行业中,都有传授技艺的“师傅”和学习技艺的“学徒”。行业的延续和发展有赖于他们之间的配合和默契。在维吾尔族制帽业中,人们也同样遵守着师傅与学徒、前辈与晚辈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业规则。《制帽经》里所指的义务,也就是那些以“帕尔兹”(Parz)、“逊奈”(Sunnat)、“佤吉普”(Wājip)等词语开头的宗教教规所规定的义务。“帕尔兹”通常是指在《古兰经》和《圣训》里有明确记载的真主旨意,“逊奈”是指穆罕默德言行及其默认的东西,“佤吉普”则是指应尽的宗教义务。在经书里,这些词语除了有上述的含义之外,还带有道德的色彩。
       高尖帽制作过程中所念的咒语。同其他维吾尔族工艺经书一样,《制帽经》中还包含行业人员在工艺制作过程中必读的一些咒语。从这些咒语的内容来看,它们很有可能是摘自《古兰经》和《圣训》的话语,而且都与工艺制作的顺序相关,如在准备兽皮材料时,熟皮时,裁剪皮革时,缝制皮帽时,皮帽完工时,都要念相应的咒语。
       《制帽经》在讲述完以上五方面的内容后,还向该行业人员提出一些守则,作为结束语,这些内容多是有关行业道德的。
       当前,高尖帽的使用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这是因为维吾尔族青年在服饰上主要是受现代潮流的影响,他们特别青睐西式皮帽。而在中老年人中,每当欢庆节日或街坊邻舍举行什么隆重的仪式时,他们通常都会戴上高尖帽去参加。在平时,他们也特别忌讳随意扔放高尖帽,还忌讳别人随意玩弄或踩踏自己的高尖帽,认为这是对高尖帽的一种失敬行为。在喀什地区,高尖帽在服饰中的地位尤为突出。高尖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身份或财富的象征。人们相信,在参加或主持某种祛病仪式或避邪巫术时,所戴的高尖帽越高,效果就越好。这种信仰与伊斯兰教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很可能反映了维吾尔族先民对萨满教的某种信仰。
       〔责任编辑李彬〕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