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研究]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及其当代启示
作者:张艳涛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马克思在直面现实、直面现实的人、直面实战、直面问题中终结旧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变革,创立了一门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从根本上说是以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和实践发展过程的实践哲学。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道路
       中图分类号:A81;BO-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3-0026-04
       马克思哲学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性的批判中出场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基本评价是:现存制度的唯一原则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非人化”。因此马克思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马克思正是在对传统思辨哲学激烈的批判中,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在对以往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研究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与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及其发展命运中,才开辟出哲学新道路的。
       一、马克思开辟的关注现实的哲学道路
       第一,从哲学研究出发点看,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不是从个人出发,而是从社会、阶级、人类、集体和联合体出发;不是从人的抽象本质出发,而是从社会关系出发。马克思把现实的人看成哲学的主题、前提和出发点,实际上就是肯定感性的、现实的人对于哲学的首要意义。
       随着哲学理性定位的下移,哲学逐渐向生活世界回归。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本质上乃是向“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的历史性回归。从此,哲学不再冷落生活,不再满足于纯粹的理论思辨,而日益成为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的自觉显现与自我发展。正如费尔巴哈所言:“未来哲学应有的任务,就是将哲学从僵死的精神境界重新引导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精神境界,使它从美满的神圣的虚幻的精神乐园下降到多灾多难的现实人间。”正是受这一理念的鼓舞,马克思没有依循传统思辨哲学的路向解决理论哲学家们的所谓难题,而是放弃了传统知识论路向,转向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探索,从而开辟了人学新道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远离现实生活而醉心于抽象哲学批判的思辨倾向,明确指出: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严重脱离实际,不关心德国现实,仅仅满足于抽象思辨而搞“修辞学的革命”。马克思认为,这样的哲学需要“终结”了。“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因此,“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
       回归生活世界是马克思哲学的呼声,这一呼声在当代引起激烈的回响。人类的生活世界可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部分。马克思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决不仅仅是向私人生活世界的回归,更主要的是向公共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在给青年黑格尔分子阿·卢格的信中说:“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这就是:他强调自然过多而强调政治太少。然而这是现代哲学能够借以成为真理的惟一联盟”。费尔巴哈没有找到从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但费尔巴哈没有走的一步,必定会有人走的。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完成的。与旧唯物主义从“抽象的人”出发,其立脚点是“市民社会”不同,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其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第二,从围绕的核心问题看,马克思关注人的生活世界,主要是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以思想的方式影响和引领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为绝大多数人求解放、图发展、谋利益的哲学,它不仅要把人从抽象的理性中解放出来,而且要把人从对“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哲学所要实现的“解放旨趣”与“解放道路”、“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内在统一。当然。马克思哲学也关注物的增值,但比较而言,马克思哲学更注重人的发展。马克思始终把物的增值看作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手段,始终把人的发展视为目的本身。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现实的个人必然处于物与人、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之中。因此在哲学上,马克思一生所关注的主要就是物与人、资本与劳动、公平与效率以及压迫与解放的关系。马克思站在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相统一的立场,一方面,看到资本与物对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揭示出资本与物对人的排斥、物的世界的增值以人的世界的贬值为代价等种种负面效应。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或社会财富的增长以牺牲个人的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代价。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始终围绕人的生活世界展开自己的哲学研究,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现实人的生存发展,即处于物与人、资本与劳动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从而探索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最终得出共产主义的结论。
       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现在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不再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要从事实中发现联系了。”正如恩格斯所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第三,从解读方法看,突出强调哲学研究要关注理论与现实的联系问题,而要实现对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的关注,就必须确立一种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的方法。马克思解读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主要包括价值原则与科学原则的统一、整体分析与层次分析相结合、逻辑分析与历史考察的一致、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的融合和批判原则和建构原则并用等方法,但最核心的是马克思在解读过程中把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对哲学研究而言,重要的不是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努力捕捉时代的精神和问题。如果离开时代精神、中国问题和国家需要而一味囿于文本解读,就有可能一边在研读马克思,一边却在远离马克思。因此,要想真正把握马克思的思想,一方面要努力通过时代问题深刻理解其文本,另一方面
       也要通过文本深入领会其时代精神,达到哲学(文本)与时代精神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马克思哲学至少具有两个现实针对性:其一,在学术方面,主要是针对思辨哲学,主要是解决哲学与时代关系问题;其二,在现实方面,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境遇问题,主要是解决人对物的依赖问题。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两个现实针对性,才能更深刻理解马克思哲学决不仅仅是纯粹理论逻辑的产物,更主要的是现实革命的产物。
       第四,从研究路径看,马克思哲学不仅提供人的现实性与超越性辩证统一的根据和基础,而且给出了实现这种统一的路径和方法。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的地方:即不满足于哲学在理论上对人的关怀和关注,而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实践中完成人自身的解放。马克思哲学首先作为否定传统思辨哲学的激情表现出来。但是这一点决不是可以一目了然、直接“上手”的,而只有通过对马克思著作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才可能弄清楚。就广义而论,马克思是一位哲学家,他是以思想为武器来同世界打交道的。马克思哲学突出了实践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与核心作用。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哲学与现实的“结合部”。正是以实践为中介,马克思才开辟出实践的哲学道路。实践肯定并表达了人的现实性。实践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方式,本质上是把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从而是自在自然不断生成为属人自然,扩大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以现实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探索人与世界及其二者的关系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理论透视,由于学术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旨趣各异的学术生长点,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多样化局面已基本形成。
       第五,从解读提出的核心理念看,注重用先进理念引领社会发展。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是试图用哲学来研究和分析现实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资本主义过渡到新社会的现实途径问题。哲学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不能实现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目的,因此,马克思从哲学走向政治经济学最后走向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引导下,改造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就成为哲学的主要思想任务。当前,迫切需要通过澄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来“激活”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意志力量,必然要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外化为一种实践力量。哲学和世界这种相互作用,相互矫正,一方面使哲学不断扬弃自身内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使世界不断趋于合理化和完善化,其结果是,“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不可否认,以往哲学研究的一个很大误区是:反思有余而前导不足。很多人满足于做黄昏起飞的猫头鹰,亦步亦趋地跟在时代和实践后面,而不努力成为黎明前报晓的雄鸡,昂首阔步地走在实践前头。与此不同,马克思哲学不但是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更是黎明前报晓的“高卢雄鸡”,它反对注解论证和趋势媚俗,始终坚持“批判反思”与“理念前导”的统一。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的主旨在于关注时代、关注实践、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并保持对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其趋向的敏感和热忱,时刻倾听实践的呼声和人民的诉求。但马克思并不是直接从现实出发去解答时代问题,而是通过对哲学的批判改造返归现实,从而解答时代问题的。在当代中国语境中,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中的时代”主要指的是,从对现时代和当代中国实践这本大书的解读人手,提炼出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背后的深层根本问题,运用哲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提炼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理念,引领中国健康发展。这就要求使理论需要直接成为现实需要。因为,理论力量的实质主要是指思想的力量。但是“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二、马克思开辟哲学道路的当代启示
       回顾马克思以哲学方式解读现实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重温历史,而是为了理清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在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基地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以显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和生命力。概括地讲,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主要具有以下启示。
       第一,什么样的哲学应该被终结?马克思确实曾谈到要“终结哲学”、“消灭哲学”和“扬弃哲学”。但他的真实意思可能是说,“基于哲学所提出的是理念原则和本质,社会主义革命将会把这些理念原则或本质内化在社会经济的现实中,因而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哲学将失去其作用”。在马克思看来,要终结的不是哲学,而是它的科学主义式的退化。像黑格尔一样,马克思也认为人是通过在世界中的活动来改变自身和世界的同时改变自身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但与黑格尔不同,他认为这一变化作为实践活动发生在现实世界中,而不仅仅发生在思想中。在改变自然界的活动中,人通过发展新技能和新需要,从而提升自己。而这反过来又产生出新的更高的需要和能力。这样,一种关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哲学观点,就成了一种社会历史理论的基本原理。依据这一思想,马克思认为,哲学已经最终达到它一直力求的真理,哲学的工作已基本完成。或许这才是“消灭哲学”、“扬弃哲学”和“实现哲学”的真实含义。所谓“哲学之终结”,并非全部哲学之结束,乃是达不到时代要求的某种哲学之终结。哲学终结乃是以哲学危机的形式宣告传统思辨哲学的衰落,同时呼唤实践哲学的诞生。“处在新时代的人需要有新的哲学以表现自己,旧日的传统理论当然要被否定、被扬弃。”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和实践召唤之下,马克思哲学应运而生并脱颖而出,成为表达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诉求、反映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的批判性理论,从而成为哲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标志性和基础性理论之一。
       第二,如何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种种缺陷,我国哲学界开始反叛与超越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体系。力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其中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四种相应的基本路径:以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和彰显学术性为主要特征的“文本解读”、以加强对话、交流和融通为主要特征的“比较研究”、以凸显思想与现实良性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实践解读”和以思想性和超越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研究”,各种研究彼此竞相争鸣,共同构成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图景。这四种路径各自都为哲学创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而彼此是不可替代的。当前需要整合四种解读路径,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境界。
       在这幅新图景中,文本解读马克思的热潮引起理论界极大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文本解读”蔚然成风,仿佛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标尺,更俨然大有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势。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文本解读热潮,我的理论判断是,注重文本解读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应该注重解读实践和时代这
       本大书。因为“文本解读”不能拘泥于文本中的具体结论,而应努力挖掘出文本背后的基本价值。比较研究力图通过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的其他哲学遗产的研究,来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超越性。实践解读的重要意义在于努力回归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使哲学为时立言,并以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注重现实性。基础研究努力通过对哲学基础理论或元哲学的重新理解,突破传统的误解,注重思想性。我认为,“文本解读”是基础,“比较研究”是关键,“实践解读”是切入点,而“基础研究”则是重中之重。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应具有自觉意识:自觉追寻马克思的哲学道路;自觉反映涌动着的时代精神;自觉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自觉研究深层次的中国问题。
       第三,“自言自语”、“自食其果”、“自得其乐”、“自生自灭”的学术时代亟待改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问题层出不穷,老办法已不能解决所有新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学术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创新,需要学术理念和学术方法的实质性突破。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停滞不前,老是那么一套,它就必然会丧失解释力和生命力。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认识到德国哲学的致命弱点是脱离实际。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马克思指出,德国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它不是通俗易懂的;它在自身内部进行的隐秘活动在普通人看来是一种超出常规的、不切实际的行为;就像一个巫师,煞有介事地念着咒语,谁也不懂得他在念叨什么”。反思一下我们的研究,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所谓“自言自语”主要是指有些研究者关起门来搞研究(在象牙塔里只关注自己,闭门造车)。甚至有些研究者既不怎么关注当下社会实践,又不大关心和尊重本学科其他人学术成果,一味地标榜自我创新,从“自我陶醉”逐渐走到“自我麻醉”和“自以为是”。事实上,“凡学问一到穿上专家的拖鞋,躲进了它的‘精舍’,而把它的鞋子上泥土的肥料抖去的时候,它就宣布自己预备死了。与人隔绝的知识生活是引到毁灭去的。”所谓“自食其果”主要是指所谓学术成果始终突破不了本学科的小圈子。只是在自己内部“自消自化”或在自己的小团体里“自生自灭”。
       事实上,“哲学是培养眼光的,是训练理论思维的,是提升时代精神的,是生产思想和理念的,是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的。所以,哲学工作者不能仅仅在书斋里自食其果了(当然,纯学术研究也是必要的),哲学工作者的责任在于以哲学的方式走进我们的时代和现实生活,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核心理念。”为此,需要树立健康的学术观。马克思的学术观就是:“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我们已经在知识分子中间,特别在德国西部的知识分子中间获得一些人的拥护,并且同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建立了广泛联系。”这与中国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理想如出一辙,具有“恒久的魅力”。我们要牢记,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一种囿于学科体制之中的狭义的学问,而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