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新时期党中央领导核心 在改革观上的思想演进
作者:房 中 何丹丹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改革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不断深化的。新时期以来,党中央领导核心在改革观上不断向前发展。深入地研究和学习这一发展演进,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改革观;领导核心;演进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3-0022-0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新的历史时期,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路线的一个基本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色。3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改革不动摇,改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认真研究改革观的演进过程,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邓小平改革观的确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新时期的开始。同时也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邓小平鲜明地提出了改革的问题。1978年3月,邓小平强调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1978年12月,他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80年,邓小平又指出,改革必须“从改革制度着手”。可以看出,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邓小平才能够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也才能不断地推动中国向前发展。
       邓小平改革观的形成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加以考察。
       第一,寻找出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照搬苏联模式,体制上也存在许多的弊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更加暴露了这一模式的严重弊端。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推动中国向前发展呢?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他说:“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从这一系列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提出改革的原因,那就是让中国避免以前错误,避免走上死路,从而寻找新的出路,最终能让中国在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靠什么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斯大林、毛泽东都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生产力落后的现实,邓小平提出了用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把它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84年11月,邓小平在同挪威首相谈话时明确指出: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85年邓小平说:“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变原有的体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三,着眼未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仅是立足于现实提出改革,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着眼未来提出改革。邓小平指出:“中国正在深化改革,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不仅着眼于本世纪,更多的是着眼于下一个世纪。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进则退,退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他认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10年和下世纪的前50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他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20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要实现我们的雄心壮志,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由此可见。邓小平深知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也就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不可能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也充分证明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巨大价值。
       从以上三个维度看,邓小平改革观的基本特点是通过渐进式的改革来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以便让中国走上强国的道路。邓小平改革观的内容是丰富的。比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并逐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废除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终身制,并带头从岗位上退下来;科教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要重视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等等。无疑,这些思想构成了邓小平改革观的重要内容,然而,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背景看。邓小平改革观主要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来展开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改革观的切入点是正确的,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也为以后党中央领导的改革观奠定了基础。
       二、江泽民改革观的丰富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江泽民改革观主要有:
       第一,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6月,江泽民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同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进一步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通过了《关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一系列措施,例如:创建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等等。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从而引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了跨世纪的腾飞,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辉煌成就。
       第二,提出了创新动力说,发展了改革动力说。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就到了瓶颈阶段,推动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受到了制约。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据中国当前的国情,提出了创新动力说。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全面性和创造性的改革,它不仅是对旧体制的变革,更侧重于新体制的创建;创新,不仅要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更是直接地创建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动力机制;创新,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以说,江泽民的创新思想是在对我国国情作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在继承毛泽东矛盾动力观、邓小平改革动力观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思想。江泽民创新思想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其中,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他强调: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体制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制度动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提出了要正确把握推进改革的方法。深化改革,是一场十分复杂的工程,是一次前无古人的试验。江泽民强调:“在深化改革中,要坚持按照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两句话去做,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做持久的努力,又要有紧迫感;既要坚定方向,又要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积极推进”。他还指出,“必须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在具体实施时,要十分注意配套、协调,有的需要经过试验”。江泽民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这些论述就为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保证了改革能够顺利的、持久的推进。
       第四,提出了对内深化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的步伐也要向前迈进。首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促使我们对外开放的格局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梯型推进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次,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他明确指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江泽民形象地说:“‘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这表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进入了一个新层次,它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它的提出对于我国新世纪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必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改革开放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世纪之交。我国的改革进入到了攻坚阶段,江泽民在思考“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成为新世纪改革的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真正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最终提升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到,江泽民的改革观继承了邓小平改革观的基本思想,又在新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如果把新时期党中央的改革观视为一个思想发展过程的话,那么,江泽民的改革观处在一个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改革观的一个中间环节,它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使得邓小平改革观的基本理论得以传递和深化。它上承邓小平改革观的基本内核,下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的改革观,在党中央改革观的思想演变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胡锦涛改革观的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的改革观,是对江泽民改革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笔者简要地梳理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改革观的演进过程:2003年2月。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地回答了如何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着力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从而为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深化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而为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07年6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强调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做了高度的评价,提出了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由上可见,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改革观的逐步发展,必将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改革意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各个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许多的问题,如,贫富分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腐败现象增长,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等。因此。在党和国家反思这30年来经验和教训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反对改革、否定改革的浪潮。其实,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是正常的,邓小平曾说过:“我们的全面改革是一种试验,中间一定会有曲折,甚至大大小小的错误,那不要紧,有了错就纠正”“对的要坚持,错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关键是这些否定改革开放的人,小题大做,他们鼓吹中国现在是朝着资本主义的道路发展。那么,新世纪还要不要继续改革?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明确强调:“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在十七大报告中又讲:“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就使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能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得到传承和推进。
       第二,将科学与改革结合起来。如果说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改革是被迫做出的选择,改革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今天的
       改革就是在对以往发展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主动做出的选择,因而,也就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实行科学的改革观。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十七大报告中又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事实上,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总结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是改革观演进的必然要求之一。而改革观又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中国只有在改革中才能求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深化和最终完成改革创造了更大的可能,也必然要求更好的制度安排——更进一步的改革创新。总之,科学发展观呼唤、规范、检验科学改革观,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切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我们都要坚定不移的落实,反之,则改正。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改革观,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将改革观落脚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改革的目的,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改革的落脚点还是“人”,任何背离以人为本要求的改革都是失败的,都是要摒弃的。然而,一些人为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人”的存在,把经济发展作为惟一目的的改革,只能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损失。必须看到,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把人作为主体性的地位,只有这样,方可为人民谋利益。不仅如此,只有以人为本位,方可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的积极,为改革提供强大力量。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以人为本位的改革,并不是否认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关键是要经济成果由人民来共享。一句话,改革不是为物服务,人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第四,将改革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到“四位一体”,即,在原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社会建设,相应的,从改革的角度看。还要加上社会体制改革。何谓社会体制?社会体制是建构社会的方式和社会制度的体系。所谓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包括社会建构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与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三个方面。社会体制改革的明确提出,发展了邓小平、江泽民的改革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大力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