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俄罗斯社会经济改革现阶段的政治和政党制度的变化
作者:[俄]A·B·彼得罗夫
《国外理论动态》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俄罗斯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在此时期俄罗斯经历了许多震荡与磨难,现已成功解决了发展道路上的许多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俄罗斯的政治和政党制度的一切变化几乎都是激进的社会经济转型进程导致的。政治变化反映了建立国家经济潜力的复杂经济进程。
俄罗斯的发展潜力是在改革期间建立的。这里我们可以把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社会经济变化进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1991年,这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第二阶段:1992-1999年,这是叶利钦的新自由主义激进改革时期;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这段时期被称作是“新时期”,即普京的“社会新自由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就是,在既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自由化方针的基础之上对新自由主义改革重新进行社会与国家定位。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中自然也包括经济政策方面的特点。此外,俄罗斯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有着一定的逻辑,从上述各阶段中可以看出来。2007和2008年将分别举行俄罗斯议会和总统选举,这两年很可能会成为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的第四个时期。
为了弄明白“社会(或者国家)新自由主义”的特点以及它与上述其它两个时期的区别,需要弄明白俄罗斯当代社会经济体制的实质,以及它与苏联时期经济体制的差异之处。当代俄罗斯社会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就是市场经济关系和自由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同时存在,在这种体制下,国家的作用首先是通过法律领域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节,规定市场中的游戏规则。这一体制的经济实质就在于优先扶持出口以达到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目的,也就是建立在所谓的出口型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
叶利钦时代最终形成的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新自由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国家处于弱势状态、屈从于俄罗斯寡头集团的利益,这些形成于叶利钦时代的寡头们时时以国家主人的身份自居。这种情况在很长时间里决定了国家政治生活和政党制度的本质特征。在此政党体制框架之下,各党派所代表的仅仅是官僚集团和国家经济精英团体的私利而已。
俄罗斯的新自由主义出口型经济的第二个特点是,出口贸易是典型的原料主导型,主要出口产品就是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这一模式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俄罗斯包括出口在内的对外贸易关系主要面对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外的国家,并且这一比例在持续稳定增加。这一趋势并不是国家政策的针对性结果,而是因为对外贸易关系服从于国际市场需要和俄罗斯大型出口导向资本的利益所导致的。
第四个特点就是,面向出口和国内的商品和服务生产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问题,这种在20世纪90年代激进自由主义改革进程中就已形成的比例失调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了不同居民群体间的收入急剧分化。
第五个特点主要表现为国家对社会领域、社会基础建设和俄罗斯居民的扶持与帮助在逐渐减少,从而导致了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在降低,人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兴趣度也随之降低。
20世纪90年代末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必然导致国家政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民众也必然会要求对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结构进行重大变革。这些变化都与普京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为了彻底改变叶利钦执政时期形成的新自由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普京执政时期(2000-2008)做了大量工作。
这一阶段的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都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俄罗斯总统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国家政权。进行了巩固垂直国家政权体系的改革,改变了管理国家的区域组织体系,俄罗斯出现了新的区域形式——联邦区(这根本减少了俄罗斯各地区州长政策中的分裂趋势)。俄罗斯的寡头们被剥夺了直接影响政权、影响总统和政府决策的机会。经济精英意志控制的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没有了。这立即表现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引起了公民对政权信任度的根本提高。
其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首先是稳定金融、恢复银行体系(1999-2002年采取措施恢复银行部门和居民对银行的信任),继续发展市场经济和法律的基础设施(通过新法律和法规,调整经济关系),为生产基金和现代化制定各项纲要,克服俄罗斯工业技术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和革新工业,其中,国家增加了对科研的财政拨款,开始创建新的科技生产中心、技术园区。
第三,政府已经意识到,必须在维持经济高速发展(每年6-8%)的同时,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一如既往,首先要遏制通货膨胀),发展社会部门,建立新的社会基础设施。尤其是,开始注意发展居民(尤其是无劳动能力的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改变退休保险制度,发展公用住宅体系和按揭贷款购买住房,推进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医疗保险制度。俄罗斯现阶段改革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开始实行国家项目,其中很多项目都是要实现社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在一次采访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总结俄罗斯第三阶段改革和2006年发展时说道:“2006年是从稳定和积累向发展转变的一年”(《普京在俄罗斯和外国记者招待会上的速记记录》,2007年2月1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见http://www.mdiomayak.ru/tvp.html?id=47979)。最近8年,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获得了主要的东西——经济和政治的稳定。这种稳定使国家可以转而解决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创造最佳条件,有效开发俄罗斯的潜力。
2007-2008年对俄罗斯而言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其方向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但是现在就可以说,明年能够成为改革第四阶段的一个新的开端,其主要任务是发展对外和对内的经济政策。
重新为改革寻找方向的要求,是如何表现在现代政治和政党制度的转型中呢?
在改革的第三阶段,政治和政党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而对这些变化产生根本影响的是下列因素:
首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普遍稳定。稳定表现在建立遏制通货膨胀的新机制(建立国家稳定基金,加强财政领域的监督,刺激竞争),创造经济稳定发展的条件,而且,不仅依靠能源出口(天然气、石油),还建立新的工业政策基础。
第二,精英阶层社会经济行为的战略改变了,这表现在他们重新面向国家利益(精英阶层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国家),以及为了国家利益而改变战略。
第三,巩固国家制度、加强国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改变官僚制度,提高运行效率。
第四,国家试图实行社会性的经济政策,表现在从2006年起国家开始启动系列国家计划(首先是在社会领域)。
经济政策的改变也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一些政客和理论家,不再仅限于或不再选择自由主义价值观,而是以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的思想和实现1993年俄罗斯宪法规定的社会国家的思想为方针,逐渐有了更大的影响和威望。这些变化鲜明地表现在俄罗斯的政党制度和议会组成——国家杜马的变化中。
自2003年起,俄罗斯的政治体系发生了很多重要变化。今明两年俄罗斯将举行国家杜马选举,接着是俄联邦总统大选。国家杜马的选举将按照新规则进行。选举法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最主要的变化是,从2007年起俄罗斯公民将只按照政党名单选举国家杜马议员,也就是说,现在俄罗斯议会是实行比例代表制,将按照这个选举体系分配议会中的总共450个席位。
——对参加选举的政党实行新的7%的界限。这意味着,只有获得7%以上选民支持的政党才能够进入国家杜马。这样,小党就更难参加选举了。
——禁止建立政党选举联盟,也就是禁止几个政党在选举前联合成一个大政党联盟。这意味着,那些想在议会中占据一些席位的小党将不能如愿。
——取消选民数量限制,即使参加选举的选民人数很少,选举照常举行,在选票上还废除了“以上都不选”这一选项。
——俄罗斯现有18个政党和社会运动组织希望参加2007年12月举行的国家杜马选举。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些政党的支持率,那么,其中只有4个政党能够现实地争取到议会席位,也就是说,只有4个政党能够跨越7%的界限。
(责任编辑 彭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