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管理科学]低利率时期的中国经济行为及后果分析(摘要)
作者:田大瑜 王建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我国目前的长时期低利率已经对国民经济形成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对低利率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政府、企业、个人三类经济行为体受其影响后所做出的各种理性经济决策,并对由此造成的潜在后果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供需平衡;投资效率;低利率时期;中国经济行为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2—0081—05
       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内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几次调整,我国毋庸置疑已经进入了一个低利率的经济时期。当前,除日本等少数低通货膨胀国家之外,多数发达国家和中等发展程度国家整体利率普遍超过我国,俄罗斯国内银行2005年企业贷款利率甚至超过10%。见俄罗斯中央银行官方网站.
       (www.cbr.ru/eng/statistics/credit-statistics/print.asp?file=credits-deposits-05-e.htm)长期的低利率对我国的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诱使政府、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进而引发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我国的利率长时间低下的原因
       在我国银行的各种存款来源中,个人储蓄无疑占据着重大的比例,因此国民的相关决策必然对存款状况产生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各种各样的经济变化和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其中对个人经济行为和决策影响最大、最受人民关注的莫过三个方面:教育产业化引起各种教育费用急剧上升,普通家庭教育负担加大;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出现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致使弱势群体生活极其困难;医疗领域出现过度市场化,大量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成本转嫁给私人导致人们的医疗成本剧增。三大因素的影响使人民对未来的预期恶化,不得不将大量的资金存入银行以备将来应付各种不时之需。而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非正常猛涨、较高的通货膨胀导致预期生活成本提高、股票市场崩溃使国民投资渠道不畅等现象更刺激了个人的储蓄意愿,多数银行已经处于资金相对富余的状态。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来,资金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利率就是这种商品的价格。[1](P157)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资金大量涌入银行,已经不再是稀缺商品,甚至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因而在当前人民储蓄意愿依然高涨的情况下,资金的价格即利率不断下降是必然的。同时,我国的资金市场并非完全开放,政府对于利率的调整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出于种种宏观因素尤其是降低投资成本以拉动经济方面的考虑,政府也有意保持较长时期的低利率以增加政绩。
       二、低利率影响下的经济行为分析
       在一国经济中,经济行为体可分为三类:个人、企业、政府。低利率的长期存在对这三类行为体的决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对个人而言,在不确定感增强的情况下,由于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国民不得不持续将大量资金存入银行,这是导致低利率的重要原因。然而,人作为理性个体,做出任何决策都会考虑此项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利率的不断下降,存款收益的降低,促使人们考虑其他的资金利用方式。
       总体而言资金的使用莫过于两种方式:投资与消费。在当今中国的各种个人投资行为中,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普遍较高。寒门子弟通过在名牌大学的学习最终获得高薪以及公司职员通过上各种进修班或者考各种认证而一举获得更高职位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很多人眼中,接受高水平良好教育已经成为通往上流阶层的最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随着教育产业化口号的兴起,加上独生子女因素的刺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入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名校越来越抢手,择校行为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发生,各种培训比如新东方、环球、中欧也如雨后春笋,即便在各级学校连年扩招的情况下,教育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由于政府财力有限,绝大部分教育产业扩张的成本不得不由个人来承担。这一方面提升了我国未来的人力资源质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国民的经济负担,挤占了其他领域的正常投资或消费。在更深层次上,还刺激了教育产业的盲目和过分扩张,高等教育扩招引起的教育质量下降和大量高学历失业者的产生就是例子。[2](P328)同时,由于部分发达国家的资金市场处于资金相对稀缺的状况,因此利率以及整体投资回报率普遍较高,加上其市场机制完善以及产权保护严格,极少出现公共权力被滥用于侵害私人财产的情况,因而对中国的富裕阶层有着较大的吸引力。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资金跨国转移的难度降低,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开始将原始积累起来的资金转移到国外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而非在国内市场进行投资,导致国内资金大量外流。这在减少了银行吸收多余资金的压力并减缓了利率下降趋势的同时,也引起了“经济失血”从而减弱了引进外资的效果,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田大瑜等:低利率时期的中国经济行为及后果分析在个人消费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的持续,货币购买力下降速度加快,一定程度上确实刺激了某些消费行为的发生,这也是政府调低利率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人们的潜在消费能力并未完全释放,目前的国民消费水平与政府的预期相距甚远。究其原因,固然与当前我国的日常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整体价格水平较低因而生活必需成本不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人们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未来预期,因此千方百计将自己的消费行为变的具有投资性,从而刺激了少数产业的非正常发展,房地产市场便是典型。以北京为例,在今年《国八条》公布、国家想方设法抑制虚高房价的各种措施纷纷出台的背景下,北京的商品房价格上涨的趋势没有丝毫扭转,而且房价快速上涨的现状使普通百姓的购房心态已经由当初的持币观望到现在的恐慌性抢购。目前一套普通商品房的价格相当于一名工薪阶层几乎一生的积蓄,但各个楼盘依然是火暴异常,一个靠前的排号都可以炒到上万的价格。可以预料,在我国GDP连年增长、人民收入继续提高但缺乏良好投资环境和渠道、股市依旧低靡且复苏遥遥无期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的上扬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现实的低利率与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教育、养老、医疗、住房、资本外流这几大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人民的消费热情和消费能力将被大大的抑制,我国整体内需不足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央行为了拉动内需而屡次降息却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2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作为供给方,它提供各种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以满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作为需求方,它购买大量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等等,并因此形成了巨大的产品和人力需求,这些都在经济循环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金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在存款快速增加使得银行资金供应充足甚至积压的情况下,企业的资金需求往往很容易得到满足,直接刺激了企业的各种投资行为的发生。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以及业务多元化投资表现的特别明显:联想收购IBM、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一汽集团不断投资兴建新工厂、海尔集团先后介入手机、电脑甚至汽车行业……这不能不说和我国银行的贷款利率较低使得企业的投资成本降低有着一定的关联。企业的投资扩张加速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后果。首先,投资行为提供了未来经济的资本存量、扩大了各种投入要素市场需求、刺激了相关产品的生产,这使得一批批企业迅速成长并扩大了就业;其次,就业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上升进一步加快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部分受惠行业成功的造就出一批新富阶层和中产阶级,并间接导致了两极分化的加剧;同时,部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在国内乃至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公司,华为、中兴是典型代表。但是企业投资的迅速扩大也伴随着一些的不良反应,首当其冲的是资源消耗过度。我国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除了煤炭和稀土,其他几乎所有战略资源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我国工业化时间不长,产业的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多以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为基本特点,造成经济的生产、扩张和升级的社会成本巨大。根据测算,我国单位产值的能耗是美国的4-5倍,日本的10倍。[3]产业的过分扩张使我国目前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形势。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使得我国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并加剧了价格上涨的趋势从而导致其他国家的不满与竞争。另外,我国企业投资还具有一大特点:低水平重复性扩张。马克思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为两种,即外延式与内涵式。前者指单纯的通过加大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后者则是通过技术水平以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来发展产业。毫无疑问,内涵式发展更适合我国的现实国情。然而,内涵式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技术存量要求极高,且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回报周期更为长久,短时期内不容易出成果。当前,由于文革十年的破坏以及各级政府对教育重视的普遍不足,我国尖端技术与管理人才奇缺,再加上各级官员过于重视GDP增长的数量而非质量,因此鼓励产业的外延式发展,过于依靠投入,这虽然短期内解决了一定的就业以及GDP数字的增长,但对于我国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的消极作用不可小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的内涵式升级是不可避免的,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的夕阳产业迟早面临淘汰,目前的低水平扩张会导致产业淘汰的成本过大,使国民经济承受不必要的损失,十年前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便是反面典型。
       
       另外,目前的企业投资扩张还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我国的优势行业集中在家电、机械制造、纺织等少数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前一个时期,上述行业通过政策优惠以及银行低息的扶持,短时期内建立起强大的生产能力并造就出一批知名品牌,为国家换来了巨额的外汇,这是我国外汇储备十年内从1000亿美元增长至10000亿美元的规模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的大量企业也因此形成了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受国外政策和宏观环境影响极大。随着世贸规则的过分运用以及各国政府加紧对自身市场的保护,我国企业面临的反倾销指控剧增,对我国的相关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市场份额缩小,利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一方面将目光转回国内,重新立足于国内消费者,另一方面,使用各种手段来争抢已经大大缩水的国际市场。由于市场的有限性,且行业中各企业的产品趋于同质化,企业不得不采用最为简单有效的竞争方式:降价。例如,国内市场上世纪90年代初一台移动电话的价格上万元,而目前一台中等价位的手机仅为2000元左右,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价格下降超过10倍,此种现象在汽车、家电等行业均有所体现。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则更为明显,出现了“8亿双袜子换一架飞机”这样的例子。这固然使消费者得到了切实的利益,但也导致企业的投入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降低了资源使用的效率并引发了恶性竞争,同时也间接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银行呆坏帐问题的恶化。
       3政府也许是一国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经济行为体。作为管制机关,政府制定着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决策,对市场进行规制和监督,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供给方,它提供大量市场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如国防、教育,同时,通过国有企业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了一部分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品,如水电煤暖等;作为市场需求方,通过各种公共工程建设以及政府采购,有力地扶持了民族产业并拉动了国内的市场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可以说,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对一国经济的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低利率对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最大,也最为复杂。
       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体制尤其是金融市场体制尚不健全的国家,作为宏观管理机构的政府对于金融机构有着强大的控制力,这使很多人都认为目前的低利率是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降低了银行利率。实际上,鉴于目前的资金供需状况,政府只是顺应市场的形式,根据科学的决策而调低了利率,否则将对银行等金融企业造成巨大的负担。面对低息产生的各种后果,政府也只能通过以市场为主的各种手段来控制。对于个人,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和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增加国民购买力,刺激国民消费的热情以缓解内需不足造成的潜在问题,保持长期的通货膨胀以促使人民将资金从银行提出进行消费;对于企业,政府通过调高银行的准备金率以加高银行放贷的门槛、立法规制部分过剩行业的投资行为、制定循序渐进的宏观政策来消除虚高市场上的泡沫等手段来调控。然而,由于庞大的国民经济规模以及市场的作用,非理性投资行为并未得到明显抑制,各种各样的高能耗低附加值企业仍在不断增多,人民的个人消费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储蓄意愿仍然居高不下。应该说,在目前的经济体制和官员考核制度下,经济的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作为国内经济特殊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政府受低利率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十分庞大,财政预算的分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由于低利率的长期存在以及银行的国有特性,政府的资金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工程建设以及政府采购行为。近年我国出现了许多如三峡工程、国家大剧院、奥运场馆、长途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的建设,各级政府也兴起了建高档办公楼的热潮,许多市级政府的办公区可以与发达国家的国家首脑办公地媲美。在个人消费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政府的投资与需求客观上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根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超过国民消费,[4]而这其中政府占据了重要的份额。然而,政府同样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投资重复等现象,且大部分投资成本回收周期较长,存在一定风险。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固定资产投资如新建政府办公大楼等对于增加我国经济建设的未来资本存量并没有太多的贡献。同时,由于政府投资所推动的行业很多属于重工或化工行业,致使资源稀缺状况更为严重,环境破坏加剧。淮河流域的全面污染、松花江的环境事故等案例层出不穷,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并减少了人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福利。遗憾的是,对于部分政府官员而言,这些消极影响在GDP的增长数字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尽管中央政府早在几年前便开始下大力气抑制非理性政府投资,但在现行的GDP决定一切的思维的影响下,各级政府仍然在不遗余力的上项目,进行各种投资和建设。这种趋势在目前资金相对剩余、低利率长期存在的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与此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放开,我国政府逐渐开始利用手中的富余资金找寻海外的投资渠道,大量购买外国货币资产、债券、基金和不动产,并利用各种金融机构涉足风险投资行业。这在给国家带来一定回报的同时,也使整体的国民经济面临更大的风险,受国外因素影响的程度加大并已经造成了的负面影响。美元的不断贬值给我国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新加坡中航油因期货投资失败而破产的事件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低利率对我国经济的部分长远影响
       首先,由于国民的教育消费不断增加,我国的人口质量可能将有一个较大的飞跃,各行从业人员的学历、素质等都将得到提升。作为生产力的投入要素之一的劳动力素质将得到很大提高,产业升级的瓶颈之一即尖端人才的缺乏也将有所缓解,有利于各个产业技术含量的增加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些对我国未来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几大因素严重制约了人民的消费能力,人民的整体消费意愿低下,我国的许多行业将长期处于内需不足或供大于求的状况,这将在深层次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并加深经济对政府投资拉动的依赖。而国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过小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隐患。其次,随着未来资源稀缺性的加剧,企业的发展必然从外延式逐步转变成内涵式,低水平投资导致的价格战将因为价格最终低于成本而终结,而高能耗低效率的产业扩张也会由于我国面临的能源瓶颈而受到限制。因此,我国企业可行也是唯一的出路在于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将加速推动这一趋势。蓝海战略的核心在于价值创新,[5]当我国的产业升级到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阶段,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链条中的位置也将从目前的低端向高端转移,开创属于自己的蓝海将成为可能,而我国当前的能源问题、污染问题、经济发展质量低下等问题也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目前的投资过剩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比如银行呆坏帐,资本存量过于集中在几个行业,低附加值行业形成的利益集团和院外集团加大了改革难度等等,这些都将增加产业升级的成本并对社会造成额外的负担。
       最后,随着政府近年的大规模投资和建设,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资本存量增加,提升了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使得我国经济的硬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由于资金供给在短时间内较为充足,甚至存在资金积压的风险,政府对外资进入的态度会有所转变,控制将越来越严,技术含量高、能耗污染低的行业将成为外资引进的重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受到限制。与此同时,由于目前的政府投资存在过热现象,加上固定资产投资本身存在的回报周期长、风险控制弱等特点,加重了金融机构的负担,并间接导致未来资金供应短缺的风险。我国政府考评体制以及思维观念问题导致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还将有可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资源问题、投资效率问题、投资结构和回报等问题将成为政府未来长期面临的难点。
       综合而言,我国目前的低利率存在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市场原因,也有体制原因,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因素也加剧了这一现象。低利率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全面的,长远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个人、企业、政府决策的依据,并诱发了一系列经济行为。它的各种积极或消极的潜在效应,将在不远的将来逐步显现并存在很长一段时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