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留言]留言
作者:佚名

《人民文学》 2001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刚刚接到一位作者的来信,他说:“今年《人民文学》第一期是我数年来遇到的最好看的一本刊物,一连四五篇都好看,实属不多见,那个《储小宝》尤好……”
       把这话引在这里不是为了借别人的嘴吹自己的牛,实际上,也有读者对今年头两期的小说不满意,江西贵溪市的童金生先生认为它们缺乏典型意义,建议我们“要多从大局着眼,反映社会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哪怕是一滴水映太阳的作品,只要是贴近大多数人的典型作品,反映中国当今社会的真实面貌”。
       童先生的话无疑是对的,那位作者也是真诚的,两封信对照着看,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编刊物的难度。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人们对“现实”的感知也有着越来越复杂的差异,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人群有不同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趣味,如何让尽可能多的读者满意。这对我们是个严峻的考验。
       所以,那位作者的鼓励使我们欣慰,童先生的批评令我们清醒。贴近大多数人的现实,这当然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同时我们也牢记着新疆哈密市的范承渠先生的忠告:“国刊是代表国家水准的,应该有自己的‘矜持’。接近实际不等于降低要求。”
       范先生在信中还建议我们“调查一下,这个刊物在全国所有县、市的覆盖情况,做点分析研究, 看有多少空白点,想点对策。”
       这确实是亟须去做的工作,我们正在想办法,读者有什么具体的建议还望告诉我们。有些事确实很难。比如刊物的版式、插图,今年改版后说好的有,说不好的也有,山东成武县的王圣鹏先生说:“我希望看的是文学,而不是为追求厚度而出现的稀稀拉拉的版式设计。因此,我建议在选择鱼和熊掌时先把熊掌放在兜里后,有机会再尝一口鱼,好吗?”
       ——在我们的预想中,版式设计的“稀”倒不是为了追求“厚度”,页码增加了,有时一篇文章又长,我们想通过插图提供阅读的间歇,否则黑压压一片,我们怕读起来感到疲劳。当然,这里也有形式上美观的考虑。如何不因为间歇、美观影响内容的“实惠”,这确实需要再仔细斟酌,能够既把熊掌放兜里,又尝一口鱼,那就最好不过了。
       在童金生先生的信中谈到了改版后的栏目设计:“过去的文学刊物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的老模式当然要变……从今年两期《人民文学》的栏目来看,编辑用心良苦,思路开阔,很好。有些文章亦不错,比如李书磊的《遥望马料水》、英若诚的《演剧生涯》、周崇贤的《打工:挣扎与希望》、周克希的《译书故事》、马烽的《大寨奇遇记》等。”
       ——目前的栏目今年内应该不会再有大的变化,但一成不变难免又成了“老模式”,我们准备根据读者的要求、稿件的情况不定期推出一些新栏目,比如第四期中的“寓言”、“食谭”,总之稳中有变。
       华中师范大学的一位研究生来信指出,第二期的《网络猫》中上网用的调制解调器的英文误写成“Moden”,应为“modem”。我们看校样时光顾了盯着文字了,谢谢这位细心的朋友。
       同样这篇小说《网络猫》,出乎意料地给山东济南读者贾振先生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虽然小说主人公及其手机号码均是虚拟的,但还是有一些读者将虚构的小说与真实的生活混淆,热情地按小说中的手机号码打电话,不巧正与贾先生手机号码相同,致使贾先生不得不更换手机号码新卡。为此,特向贾先生致歉,并感谢贾先生对我们《人民文学》的关心,督促我我们以后将工作得更细一些。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