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历史学研究]论清代海外华文报刊的社会功能及特点
作者:邱建章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清代的海外华文报刊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外华人华侨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1000多年的新闻传播史中,清代海外华文报刊处于中国报刊走向近代化的初期和创始阶段,这些华文报刊在宣传爱国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科技知识、引导政治导向,以及反映华侨华人的爱国之情和沟通与祖国的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传媒功能。清代的海外华文报刊呈现出报刊生存时间普遍较短、处于当地主流文化之外、政治倾向性由弱到强的传播特点,但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和发展也反映了华侨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关键词:清代;海外;华文报刊;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K252;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7)05—0122—05
       清代的海外华文报刊既是世界新闻传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史学界或新闻界对清代海外华文报刊的重视,表现在研究领域的拓宽、考察视角的多样化等方面。但对于清代海外华文报刊的研究多从历史的角度人手,侧重于对报刊发展史的研究及报刊内容的介绍,如方汉奇编著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对清代华文报刊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介绍。研究论文也有相当的数量,其中吴潮的《我国对海外华文报刊的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则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性述评。综观有关的研究成果,鲜见从新闻学的角度考察清代海外华文报刊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加之研究清代海外华文报刊的资料分布地域广和时间久远,因而显得支离破碎,这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拓展清代海外华文报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文拟对清朝海外华文报刊的社会功能和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
       中国的新闻事业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存在于报坛的是古老的封建邸报、报房小抄和报房京报等。而于1815年创刊海外的华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被学术界视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因此中国近代化的新闻事业是从清代的海外华文报刊创刊开始的。这一时期,中国报刊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完善,已具备了宣传爱国思想、阐明政治主张、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科技知识、引导舆论导向等诸多功能。研究清代海外华文报刊的社会功能,对于梳理中国报刊发展历史至关重要,也可以为我们研究清史,特别是有清一代海外华侨历史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一、传播信息、沟通祖国和华侨的联系功能
       报刊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的需求是报刊产生的前提,同时报刊又以自己的传播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清朝海外华文报刊的产生概莫能外。中国人从公元2世纪起,就开始和海外有交往,而大量移民侨居海外则是16世纪西方列强相率东来进行殖民开发以后的事情。鸦片战争后,特别是清政府于1893年宣布豁除海禁政策后,中国人移民海外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到20世纪初,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总数已达600余万人。这一庞大的群体长期寄居海外,但时刻关心祖国的发展、政局的变化及家乡的信息,正是在他们迫切需要获得信息交流和传播有效渠道的基础上,海外华文报刊应运而生。
       初期创办的海外华文报刊主要为了满足海外华人华侨了解祖国、了解家乡的愿望,因此刊发的关于祖国和家乡的信息占相当大的数量。比如由华侨创办的《旧金山唐人新闻报》于清同治十三年六月初一(1874年7月14日)在美国出版,该报刊设有“上海新闻”、“羊城杂报新闻”等栏目,报道中国主要城市的重大新闻。1883年创办于美国旧金山的《华西申报》、1883年创办于美国纽约的《美华新报》、由华侨林华谦1896年主持创办于马来亚槟榔屿岛的《槟城新报》等,其主要内容也都是介绍中国的国内新闻。马来亚的《光华日报》还创新了一种为中国的国内新闻添写“按语”的编辑方式,介绍国内的革命形势。该报1911年11月6日刊载了一条“沪械局占,道台遁;晋得,抚诛”的“香港来电”,并添写如下的一段按语:“按:上海军械局,即江南制造厂,可造战船及枪炮铁轨。去年载洵赴欧之坐船,即此厂制造。所造大炮口径,有至十二英寸半者,为中国制造厂之最,晋为山西,即直隶邻省,巡抚已诛,四路夹攻。北京之破在瞬息矣。”这条报道准确而及时,对华侨华人了解国内局势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说,报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家和自己的公民建立起血肉关系,“它们唤起人们热烈地关切国家,使国家同它的公民亲密相联、休戚相关。”《叻报》是清代海外较有影响的报纸,号称“南洋第一报”,由福建华侨薛有礼于1881年在新加坡创办,1932年停刊。该报内容的中国部分包括清朝谕旨和公文奏折以及上海、香港的电讯等,帮助华侨华人了解中国的政治局势。虽然该报在政治上倾向保守,但却一直关注国家的命运,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期间,其主笔叶季允在该报《新年古语》中大声疾呼,“既当创深痛巨之余,同作卧薪尝胆之想”,认为中国“抚二万里膏腴之地,有四百兆灵秀之民”,物产“为五大洲富饶之冠,苟使农工路矿,有利皆兴”,则全国必将“无家不给”,通过“益坚民志”,举国发愤图强,就可以“弭患于无形”。1898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先后在海外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中国报》、《益友新报》等几十种报刊,鼓吹变法图存、民族振兴、忠君爱国的主张。同期革命派报刊《中国日报》、《图南日报》、《中兴日报》、《少年中国晨报》等创刊,宣传民族主义和革命排满主张。这两派报纸虽针锋相对,但在引导华侨关心国内事务,主张建立民族资本主义国家方面并无本质区别。
       可见,在传播信息、沟通祖国和华侨的联系功能方面,海外华文报刊发挥了重要的传播纽带作用。
       二、传播知识文化、发挥报刊的教育引导功能
       从中国近现代报刊发展传播史来看,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是近现代报刊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职责。以第一份海外华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例,它是由外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米怜(William Milne)创办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但在他们创办的刊物上还刊登大量有关世界各国历史与现状的基本知识,包括以西欧、美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一些主要国家的人文、地理、政情、历史沿革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还大量介绍了西方国家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为迎合华文读者,该报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调整和改革,甚至外国人创办的海外华文报刊,也十分注重尊重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阅读习惯。他们在报刊的显著位置刊出诸如“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为政》第十八篇)之类孔子的语录,用“博爱者”、“尚德”等中国人乐于接受的观念和语汇作笔名,《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还采用了中国线装书版式,以赢得海外华侨华人读者群。美国人威廉·霍华德(WilliamHoward)1854年在旧金山创办的《金山日新录》、英国人申雅客(G·Streett)1866年在伦敦创办的《飞龙报篇》、德国人宾·布来恩(Bin Brin)在不来梅创办的《日尔曼报》等中文报刊,也刊登有关科技知识和西方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情况介绍。一些留学生以及维新派、革命派等海外华侨华人创办的中文报刊,更是以开启民智为己任。《清议报》、《新民丛报》、《云南》、《洞庭波》、《四川》、《河南》、《江西》、《汉帜》等,在详细报道了当时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申明政治见解的同时,还介绍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
       介绍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些清朝海外华文报刊的主要内容。“南洋第一报人”叶季允在任新加坡《叻报》主笔期间,以“惺噩生”为笔名发表了数百篇社论和评论,其中《论教子弟》(1887年9月2日)、《论诚实乃为人之本》(1887年10月12—13日)、《论傲字为处事大病》(1887年10月14日)、《论交友勿事戏谑》(1887年10月19日)、《论报恩》(1887年10月29日)等社论或评论中,叶季允十分强调对子弟的家庭道德教育,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以诚相待,倡导谦虚谨慎、以德报德等等,以树“中国衣冠文物之气”。叶季允不但向华侨华人灌输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同时也向当地人民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梁启超在前人“去塞求通”的思想基础上,认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报纸具有开启民智、培养健康国民的作用,“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即《清议报》-引者注)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务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育之本源”。他认为,《清议报》的精髓在于倡导民权、衍哲理、明朝局,从这方面来说,报刊是动员民众养成国民资格,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媒介和具有中介性质的组织。
       清朝海外华文报刊之所以刊登大量介绍中华传统文化、西方科技知识的文章,其目的正如严复所说的,是为了“通中外之故”,。是为了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西方、了解世界,也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对于中西两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了十分积极、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宣扬政治思想、“干预运动”的功能
       毋庸置疑,报刊的最主要功能就是舆论导向功能,具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性和政治功利性。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只有编辑部能够以后一期跟着一期间隔时间更短地出版,这个企业才会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如果说戊戌变法前的海外华文报刊主要内容还是介绍国内新闻和沟通信息,还没有太明显地表现出后来那种剑拔弩张、势不两立的政治斗争色彩的话,那么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清朝灭亡的这段时间,海外华文报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由于主办者政治和阶级利益倾向性的不同,对政党斗争、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等,不可避免地出现“双峰对峙”、“三足鼎立”等不可调和的局面,这主要表现为维新派和顽固派、革命派和保皇派之间的尖锐斗争。
       早在戊戌变法之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了宣传其政治主张、争取海外华侨的支持,在国内大张旗鼓地成立学会、创办报刊的同时,在清政府统治比较薄弱的大陆以外的地区创办了《维新日报》、《知新报》、《镜海丛报》等报刊。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们在国内办的报刊都被查封,被迫逃亡海外后他们办报的主阵地随之转移到了海外。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的《清议报》是维新派到海外后办的第一家报纸,其办报宗旨为“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该报只办了100期就因馆舍遇火被焚而停刊,于是1902年2月8日又在原址创办了《新民丛报》,两报的主编都是梁启超。《新民丛报》的办报宗旨宣称为“开民智”、“新”中国之民,两报都以宣传维新变法、宣传保皇立宪为办报要义。与此同时,还有1900年创刊于檀香山的《新中国报》、1903年创刊于温哥华的《日新报》、1907年创刊于东京的《政论》等等,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私人通信中称为“吾党”的鼓吹保皇立宪的报刊。无论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前还是失败之后创办的维新派报刊,其基本政治倾向都是宣传办学、开启民智、反对专制、拥护光绪皇帝,因此在言论上往往是一方面揭露抨击清廷的专制黑暗,另一方面又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批评指责,到后来发展成为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皇帝赖以生存的封建专制制度,从而走向了历史的对立面。
       同期著名的保皇派报刊还有新加坡的《天南日报》及后期的《南洋总汇报》、仰光的《商务报》等,拥戴光绪皇帝,主张君主立宪,主张在维持清朝统治前提下“变法救国”。他们反对革命,认为革命将导致“灭种亡国”,后来又宣传“借保皇而行革命”。这些保皇派报刊与革命派报刊展开了关于革命与保皇的大论战,刚开始时保皇言论十分得势,后逐渐理屈词穷,有的报刊如《仰光新报》等则转向革命阵营。
       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首的中国民主革命派也把报刊作为革命宣传的重要工具,在海外创办了大量革命报刊。享有“南洋党报之元祖”美誉的《图南日报》是1904年由陈楚楠、张永福创办的。1905年元旦,《图南日报》印制月份牌分赠华侨,上面诗句“图开新世界,书檄布东南”,阐明了“图南”二字的内涵,号召人们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华侨冯夏威在上海美国领事馆前自杀抗议美国排斥华工,《图南日报》立即在新加坡召开追悼会,号召南洋各地华侨抵制美货,提高了华侨的爱国觉悟。孙中山先生对《图南日报》的革命倾向十分满意,1905年6月路过新加坡时,特地约见该报有关人士。革命党人尤列带领陈楚楠、张永福等谒见孙中山,共同商讨在南洋成立党政机关事宜。
       《民报》从1905年到1910年共出版了26期,先后由胡汉民、章太炎、陶成章、汪精卫等担任主编。《民报》系统地宣传了民主革命派的革命纲领,刊出了孙中山亲自撰写的发刊词,在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了他的民族、民权、民生等“三民主义”主张。《民报》还提出了“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建设共和政体”,“维持世界真正之平和”,“土地国有”,“主张中日两国之国民的联合”,“要求世界各国赞成中国之革新事业”等所谓“民报之六大主义”。作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孙中山对《民报》的评价颇高:“同盟会成立未久,发刊《民报》鼓吹三民主义,遂使革命思潮弥漫全国,自有杂志以来可谓成功最著
       者。”
       《中兴日报》是革命派的又一舆论阵地,也是辛亥革命时期东南亚力量最雄厚、影响最大的革命派报纸。革命党人胡汉民1907年专门撰文,在报纸上论述了革命派与保皇派对于“平和”与“激烈”的不同理解,认为革命者绝不能接受外国占领下和他族统治下的“平和”。同年,孙中山先生亦托名“南洋小学生”,刊发文章驳斥“革命是以召瓜分”论。汪精卫、居正、陶成章等著名革命党人亦经常为该报撰稿。革命派以《中兴日报》为阵地,与保皇派掌权后的《南洋总汇报》展开激烈论战,“其争辩之剧,殊不让香港中国报与商报之激战”,1910年该报因经费困难而停刊。
       除了在东南亚出版大量革命报刊外,其他地区的革命报刊也有了较大发展。太平洋区域最早的华侨报刊是夏威夷檀香山出版的《隆讯报》,是由来自广东的华侨程蔚南1883年创办的。该报起初专门刊登商情和乡情,1904年初,孙中山将其改名为《檀香山报》,与当时保皇党人办的《新中国报》论战。孙中山亲自在《檀香山报》上撰文发表《驳保皇党报》和《敬告同乡书》两篇著名文章,驳斥“保皇即革命”的谬论。在澳洲,一批有志于革命的华侨青年在1906年集资创办了《警东新报》,旗帜鲜明地宣扬革命,支持推翻清廷,建立共和。1910年,澳洲华侨组织洪门致公党主持创办了《民国报》,以呼应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号召,为建立民国政府激扬文字,奔走呼号。
       除了一些政治团体和党派在报刊上旗帜鲜明地发表政治见解外,在清代海外华文报刊中,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这就是这一时期在海外留学的留学生们创办的报刊。留学生们也在报刊上发表着自己截然不同的政治见解。如最先面世的留学生报刊是由郑贯公、冯自由等在横滨创办的《开智录》(1900年),戢元臣、杨廷栋等在东京创办的《译书汇编》(1900年),秦力山、沈翔云等在东京创办的《国民报》(1901年)。这一批报刊从一开始就着重宣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反映了由维新改良向民主革命转化的资产阶级小知识分子的政治倾向。孙中山对留学生报刊十分关注,曾经给《国民报》提供经费上的帮助。
       此外,秋瑾主编的《中国女报》等妇女刊物,以及《光华时报》、《南侨日报》、《星洲晨报》、《进化报》、《公理报》、《民铎报》、《泗滨日报》、《吧城日报》、《苏门答腊报》等报刊,共同组成了强有力的海外华侨华人革命喉舌阵营。这些革命进步报刊大力宣扬革命思想,号召推翻腐朽的清朝统治,不愧为“国之利器”,影响巨大,为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舆论基础,为辛亥革命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孙中山在总结推翻清政府、取得辛亥革命胜利的原因时,就曾感慨地说:“此次革命事业,数十年间屡仆屡起,而卒观成于今日者,实报纸鼓吹之力。”
       清朝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也不完全是时政类刊物,也有不少十分专业化的刊物,如《医药学报》、《农桑学杂志》、《海军》等;并不全是品位较高的供官绅学界人士阅读的刊物,也有不少以妇孺为对象的较为通俗浅显的刊物,如《新女界》、《白话》等。总之,清代海外华文报刊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多元化的,其社会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还具有审美娱乐功能、培育人才功能、批判功能等。
       四、海外华文报刊的特点
       (一)报刊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华侨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19世纪中期后,由于移民规模的扩大,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展很快,教育也逐渐得到发展,知识分子、商人和手工业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经济力量有所增强,这为报刊的创办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们既希望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又渴望吸取新知识、新文化,这就产生了比以前更大、更迫切的资讯要求;加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促使华侨时刻关心祖国政局的变化。因此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报道华人事迹,反映华侨生活,维护华侨利益,鼓励华侨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与前途,既是清代海外华文报刊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折射出华人华侨在当地社会地位的提高。
       (二)报刊生存时间普遍较短
       清代海外华文报刊的寿命较短,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这一时期的华文报刊多为宣传革命而创办的,纯商业性的报刊不多,因此只注重革命宣传而不重视经营效果,导致经费难以为继,不得不宣告停刊。华侨同盟会员周之贞等于1909年在新加坡创办的《星洲日报》,是革命派的宣传阵地。该报“取展钟以醒痴迷之意”,“以广开民智为宗旨”,但最终因经济困难而停刊。二是创办者政见不同,相互攻讦,导致报刊停办。1908年缅甸侨商庄银安等创办《光华日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该报攻击清朝的腐朽专制统治,倡导共和,在缅甸侨界影响很大。但保皇派和清政府驻缅领事阴谋勾结缅甸政府进行破坏,导致该报四度停刊。三是19世纪90年代后,国内难以立足的维新派和革命派纷纷在日本、东南亚、澳洲、美洲等地活动,他们所到之处创办报刊,或进行政治宣传,或两派进行政治辩论。迫于局势他们游走各地,其创办的报刊也往往随他们的离开而停办。此外,无论保皇派还是革命派,其创办报刊的目的都是为申明政治主张,辛亥革命后,这些报刊也随之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大多数相继停刊。
       (三)华文报刊往往处于当地主流文化之外
       与当地原住民的报刊相比,华文报刊在各国发行数量少,都不同程度地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就连发行时间最长的《叻报》在创刊初期发行量仅50份,1894年也不过450份。这一状况是由华文报刊的发行定位决定的,尤其是维新派和革命派发行的报刊,其发行对象更加明确,即这类报刊主要供华人、华侨、留学生和流寓海外的维新及革命志士阅读,而这些人在当地数量有限且处于非主流社会,当地原住民碍于文字不可能订阅华文报刊,因此,华文报刊发行数量有限,在当地主流文化中往往被边缘化。
       (四)华文报刊的政治倾向性由弱到强
       华文报刊一般在初创阶段政治倾向性并不明显,主要内容为来自祖国和家乡的新闻、当地新闻、商业和娱乐报道等等。随着维新派和革命派流亡海外、海外中国留学生数量的激增,华文报刊的数量大大增加,政治倾向愈发明显,有的甚至为单纯性的政论性报刊,成为革命派和维新派进行政治论战的阵地,因此其政治倾向性呈现由弱到强的发展态势。
       总而言之,社会需要是各种报刊产生的前提,而实际上各种报刊又通过发挥其社会职能影响促进了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清代海外华文报刊也是如此,它应时、应势而生,又以自己的特有传播方式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社会进程、革命进程。有清一代海外华文报刊是中国新闻事业中不应忽视的组成部分,也是海外华人华侨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研究海外华侨历史应该重视和不断开拓的新领域。
       [责任编辑 阎现章]